少别成千岁,悲歌了不闻。
老龙犹下土,雏凤已高云。
词赋微言在,经纶艳色分。
怜才知不浅,有泪湿罗裙。

【注解】:

代人寄梦子:寄托对儿子的思念。

少别成千岁,悲歌了不闻:年少时与儿子分别,转眼已是千多年,儿子却音讯全无,只有悲声在耳。

老龙犹下土,雏凤已高云:比喻自己尚且如此,儿子更不用说了,就像老龙仍在泥土中,而雏凤已经飞上了云端。

词赋微言在,经纶艳色分:自己的词赋虽小,但蕴含着微言大义;治理国家需要雄文大略,而你的文章才情出众。

怜才知不浅,有泪湿罗裙:知道儿子有才华却不被重用,自己内心非常怜惜,泪水已经打湿了衣裳。

【赏析】:

这是一首怀人诗,诗人借题发挥,以“少别成千岁,悲歌了不闻”起兴,表达出诗人对远去儿子的深深思念之情。接着,诗人又通过“老龙犹下土,雏凤已高云”“词赋微言在,经纶艳色分”的比喻,来抒发自己对儿子的怜爱之情。最后,诗人又以“怜才知不浅,有泪湿罗裙”收束全篇。

此诗首联写自己与儿子分离已久,如今已是千年之久,然而儿子音信全无,只有悲伤的歌声在耳边回响。颔联写自己虽然年纪大了,但仍像老龙一样还在泥土里;而自己的儿子则已经如同飞翔的雏凤,高高在上了。这两句诗既写出了自己与儿子的天壤之别,也表达了对自己年迈、孤独的感叹。颈联则是说自己虽然只是一介书生,但仍然能够通过诗词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同时,自己治国理政的雄才大略也需要有出色的文章来辅佐。尾联则直接点明了自己因怜爱儿子而不自知地流泪,泪水已经打湿了自己的衣裳。

整首诗以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哲理,表达了诗人对儿子深深的怀念和无尽的哀怨。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底蕴和高尚的品德修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