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襟五岭,山翠尽成岚。
去逐湘江北,归从漓水南。
故人待徐孺,太守是嵇含。
岩穴多勾漏,行春共玉骖。
注释
- 桂林襟五岭:桂林(地名,今广西桂林)位于五岭山脉(五条山脉的总称)的北面,因此有“五岭”之称。
- 山翠尽成岚:形容桂林山色秀丽,山峰上的绿树和翠竹形成了一片片云雾,仿佛是山中的岚气升腾。
- 去逐湘江北:指的是诗人送别朋友时,沿着湘江向北行进。
- 归从漓水南:指诗人返回时,顺着漓江向南行。
- 故人待徐孺:徐孺(徐稚)是东汉末年的隐士,此处指送别的老朋友。
- 太守是嵇含:嵇含是西晋时期的官员,此句可能是指送别的友人担任官职。
- 岩穴多勾漏:勾漏山位于桂林附近,是一处著名的景点。
- 行春共玉骖:春天里一同游览桂林山水,如同乘坐着玉做的骏马。
译文
送你远赴桂林,桂林在五岭之北,山色秀美如画,峰峦叠翠。
你将追随湘江向北而去,而我则要跟随漓江向南归程。
老朋友等着徐孺子,而我是嵇含,都是这里的居民。
我们游览了勾勒美景的岩穴,共同欣赏这春光无限。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送别友人的情感,同时描绘了广西桂林的自然风光。诗中“桂林襟五岭,山翠尽成岚”突出了桂林的自然美景,用“山翠尽成岚”形容桂林山色秀美、景色宜人。“去逐湘江北,归从漓水南”则展现了送行和朋友的离别之情,以及他们分别的方向和路径。“故人待徐孺,太守是嵇含”点明了送别的老朋友和自己的职务,增加了诗歌的亲切感。最后一句“行春共玉骖”,则是对整个送别场景的诗意总结,表达了与友人一起游历春光的美好愿望和期待。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友谊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