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望通筇竹,相如起锦城。
三京推雅颂,万里建功名。
好色离骚似,求仙大药成。
奇怀真旷世,谁可话生平。
【注释】
①通:通晓,了解。筇竹:一种用竹子制成的拐杖。
②相如:即司马相如,字长卿,西汉辞赋家。
③三京:泛指京师长安、东都洛阳和北都幽州三个大城。雅颂:指《诗经·大雅》和《小雅》。
④好色:指屈原的《离骚》。
⑤求仙:指求不死之药。
⑥奇怀:指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的爱情故事。
⑦旷世:指卓文君的故事在世间广为流传。
⑧谁可话生平:指无人能谈出自己一生的事迹。
【赏析】
此诗作于诗人晚年,是送别友人吴使君之作。全诗以“赠”为题,赞颂友人吴使君,表现了诗人对自己一生的回顾和总结。
开头两句说,您对通晓《周易》、《春秋》很内行(通晓),我也曾从司马长卿那里学到了《子虚赋》和《上林赋》,所以您和我都是写文章的好手。
第三句说,您曾三次到京师长安、东都洛阳和北方的蓟门去宣扬《雅》、《颂》的正声雅韵,并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第四句说,您像屈原一样好色,但我却像司马相如那样迷恋着求仙。
第五句说,您的奇才异质真是旷代绝伦,谁能同您交谈自己的平生呢!
此诗以“赠”为题,赞颂朋友吴使君,是一首七言律诗。全诗以“赠”为题,赞颂友人吴使君,是一首七言律诗。
首联两句,点明“赠”的缘由。诗人自谦博闻强识,有深厚的文学功底;同时称赞吴使君多次入京,传播儒家经典,建立不朽功勋。
颔联两句,赞美吴使君的功绩。诗人说他曾三次进入京城,宣扬《雅》《颂》,建立功名;而吴使君又像屈原一样好色,但又像司马相如一样迷恋求仙。
颈联两句,赞美吴使君的奇才异质。诗人说他的才华非凡,无与伦比;无人可以与他交谈平生事迹。
尾联两句,抒发感慨之情。诗人认为吴使君的才华、功业已经超越了自己,因此无法与之交流平生之事。
这首诗是作者晚年的作品。当时他已经年逾半百,对于人生已有所领悟,所以写下这首诗来赠给吴使君作为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