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父来何晚,仁声满海康。
所餐惟薏苡,勿剪是桄榔。
白鹿行春色,青莺返夜光。
愧非徐孺子,下榻在君旁。
诗句解析:
贾父来何晚 - 这句话意味着贾父(可能是指一位有名望或地位的人)到来的时间较晚,但仍然带来了重要的信息或帮助。
仁声满海康 - 这句话表示贾父的到来带来了仁爱的声音和影响,使得整个地方(“海康”)充满了仁爱的氛围。
所餐惟薏苡 - 这里的“所餐”可能指的是贾父带来的礼物或者恩惠,而“薏苡”是一种植物,常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或品质。这句话表达了对贾父的感激之情。
勿剪是桄榔 - “勿剪”意味着不要随意剪断或损害,而“桄榔”是一种植物,这里可能象征着某种坚韧或珍贵的品质。这句话可能是在提醒人们珍惜贾父带来的恩惠,不要随意破坏。
白鹿行春色 - 描述了一幅美丽的画面,白鹿在春天的气息中行走。
青莺返夜光 - 青莺在夜晚返回,可能暗示着某种希望或生机。
愧非徐孺子 - 这句话表达了一种自谦的情感,认为自己与历史上的徐孺子(即徐稚,东汉时期的隐士、文学家)相比,还有很多不足之处。
下榻在君旁 - 表示愿意在吴使君(吴国使者)的住所停留下来,表示亲近和友好的态度。
译文:
贾父来得晚,仁声遍布海康。
只吃薏苡,不剪桄榔。
白鹿踏春色,青莺还夜光。
愧不如徐孺子,愿在君旁下榻。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贾父的到来及其带来的影响,表达了对贾父的尊敬和感激之情。同时,通过赞美贾父带来的美好品质和自然美景,展现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赞美。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自身的谦逊和对吴使君的亲近感。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和情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