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影含明月,幽幽万竹中。
未悬秋汉上,犹与白云同。
气冷先成水,光微亦畏风。
渚边吟望久,惊起一声鸿。

初秋春山作

初秋时节的春天山景,

雨后的月光如水波般含情,

幽深的竹林中月影斑驳。

未到黄昏时,秋日已悬于天空,

与白云同飞共舞。

气冷先成水,光微亦畏风。
天气寒冷,水面上已经结成一层薄冰,
光线微弱时也担心被风吹灭。

渚边吟望久,惊起一声鸿。
在湖边静立,长久地望着远方,
忽然间一只大雁从空中掠过。

注释:

  • 初秋春山作:初秋时分的春天景色。
  • 雨影含明月:雨后的月光映照着竹叶和地面。
  • 未悬秋汉上:秋天的天空还未完全变黑。
  • 犹与白云同:仍然与白云一同飞行。
  • 气冷先成水:天气寒冷导致水面上结了薄冰。
  • 光微亦畏风:光线微弱时也担心被风吹灭。
  • 渚边吟望久:在湖边静静地站着,望着远方。
  • 惊起一声鸿:突然看到一只大雁飞过。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初秋时节的山水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自然之美。诗中的“初秋春山作”点出了时间背景,为全诗定下了基调。接下来,诗人通过对雨后的月亮、竹林、天空和湖面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而优美的画面中。

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了动态的描写,通过“气冷先成水,光微亦畏风”来表达天气的变化给大自然带来的影响。最后一句“惊起一声鸿”,则以大雁的出现作为画面的高潮,给整个诗篇带来了一种惊喜和生动之感。整首诗不仅表现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