咫尺先公墓,西山影到门。
龙鳞双树少,马鬣一峰尊。
雨露愁寒食,莙蒿怆故园。
无田惟薄祭,鱼菽复何言。
【诗句注释】
咫尺 —— 形容距离非常近。
先公墓——先祖的坟墓。
西山影到门——西山的影子映到了家门口。
龙鳞双树少 —— 龙鳞形如树纹,双树则指两棵大树,这里比喻山石的形状。
马鬣一峰尊 —— 马鬣山的山峰高峻,如同一座尊(神)像。
雨露愁寒食——寒食节是祭奠祖先的日子,此时雨水滋润着大地,使人感到忧愁。
莙蒿怆故园——莙蒿是一种草,故乡的草令人怀念。
无田惟薄祭——没有田地只有简陋的祭品。
鱼菽复何言——鱼和豆子又有什么可说呢?
【译文】
我站在家门附近,就能看见先祖的墓地,西山的影儿映照在我家的大门上。
双树如龙鳞般排列,而马鬣山的山峰则像一尊神像。
雨水滋润着大地,让人感到愁苦,寒食节时祭祀祖先。
家乡的草地让人怀念,但没有田地只有简陋的祭品。
只有鱼肉和豆类这些简陋的食物,还有什么可以谈的呢?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首联写诗人站在门前便能看见先祖的墓地,西山的山影也映照在家门前。颔联用“龙鳞”、“马鬣”比喻山石的形状,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山石的雄伟壮观。颈联写雨露滋润大地,让人感到愁苦,寒食节时祭祀祖先。尾联用“莙蒿”比喻故乡的草地,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怀念之情,但却没有田地只有简陋的祭品,只能以鱼和豆子等食物来祭奠祖先。全诗语言简练明快,充满了浓厚的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