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篱下采,黄菊属陶公。
朵朵无怀氏,枝枝太古风。
香沾纱帻润,光映玉杯空。
大雪开逾盛,同心梅与同。
【赏析】此诗写陶渊明的菊,赞其清高品格。
“一从篱下采”,诗人从陶渊明爱菊入手,写自己与菊的关系和对菊的喜爱。篱下菊是陶渊明最爱的菊花,所以诗人也爱。“黄菊属陶公”,以陶公自喻。“属”字用得极妙,说明诗人把菊当作知己朋友来看待。陶渊明爱菊不奇,奇的是诗人不仅爱菊,而且视菊为知己朋友,这就表明了诗人的高尚情操。
“朵朵无怀氏,枝枝太古风。”这是化用《庄子·大宗师》中“无怀氏之都”和《楚辞·天问》中的“开天辟地,有大造焉”的典故,以赞美菊花的高雅。诗人把菊花比作陶公,并称陶公为“无怀氏”,把菊花比作“太古风”,都是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突出菊花的高雅、超俗。“朵朵”、“枝枝”又写出了菊花的繁多茂盛,更烘托出菊花的高洁、脱俗。
“香沾纱帻润,光映玉杯空。”“纱帻”是古代妇女头上的头巾,诗人说“香沾纱帻润”,可见菊花香气浓郁,沁人心肺。“玉杯”指精美的酒杯,诗人说“光映玉杯空”,可见菊花颜色洁白,晶莹透亮。这两句诗把菊的清香和美丽写得入木三分,使人如闻其香,如见其形,十分真切动人。
“大雪开逾盛,同心梅与同。”诗人在描写菊花之后,又写到梅花。诗人以“大雪开逾盛”形容冬雪的壮观和美丽,以“同心梅与同”赞美梅的高洁、坚韧。诗人把梅与菊相提并论,表明诗人爱梅之情甚于爱菊。
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诗人以陶渊明的菊自比,表达了对菊花的喜爱;通过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描绘了菊花的美丽,使人如见其花,如闻其香;最后又以梅花与菊花相比,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