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字初唐好,司成变化中。
自兼长庆体,先赋永和宫。
事补先朝史,声高列国风。
遗音在流水,洄溯意无穷。
【解析】
题梅村集是七言律诗。此诗前四句写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后四句写自己的诗歌创作实践和体会。首联“七字”指七言律诗,“初唐”指唐代初期。“好”即喜欢。颔联“司成变化中”一句用典。《汉书·艺文志》载:“夫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人心,其感人深,移风易俗。”《晋书·乐志上》载:“夫乐者……感于心则和气应之,不学而能谓之天性,可与言乐矣。”(《礼记·乐记》)“变化”指诗歌创作的变化。颈联“长庆体”指唐代元稹的诗体。“永和宫”指唐代王羲之的书法名作。“先赋永和宫”意谓先写了《永和宫颂》,为后人所传诵。“列国风”指《诗经》。这里指诗歌创作实践,并由此引出末两句。尾联借用了《诗经·小雅·鹤鸣》中的诗句“遗音在流水,哀响有余思”。“遗音”指已逝的歌声,指作者所创作的诗歌作品。“洄溯”意为回溯、追寻。“意无穷”意为意境深远、难以穷尽。
【答案】
题梅村集
七字初唐好,司成变化中。
自兼长庆体,先赋永和宫。
事补先朝史,声高列国风。
遗音在流水,洄溯意无穷。
注释:①“七字”指七言律诗。②“初唐”指唐代初期。③“司成变化中”一句用典。《汉书·艺文志》载:“夫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人心,其感人深,移风易俗。”《晋书·乐志上》载:“夫乐者……感于心则和气应之,不学而能谓之天性,可与言乐矣。”④“长庆体”指唐代元稹的诗体。⑤“永和宫”指唐代王羲之的书法名作。⑥“列国风”指《诗经》。⑦“先赋永和宫”意谓先写了《永和宫颂》,为后人传诵。⑧“列国风”指《诗经》。⑨“遗音”指已逝的歌声,指作者所创作的诗歌作品。⑩“洄溯”意为回溯、追寻。⑪“意无穷”意为意境深远、难以穷尽。赏析:这首诗为题梅村集所作序,以七言律诗的形式表现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热爱以及自己在诗歌创作方面的实践体会。诗人首先表明自己对诗歌创作的钟爱之心,继而叙述了自己的诗歌创作实践,并由此引出诗人的创作体会和心得,最后以“事补先朝史,声高列国风”收束全诗,抒发出一种“遗音在流水,洄溯意无穷”的感慨,表现出一种“事补先朝史,声高列国风”的豪情壮志,同时也表达出自己对诗歌创作的执着追求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扬的坚定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