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吞吴气,风涛共不平。
天门高庙貌,江左畏神明。
正统还先主,偏安亦汉京。
仲谋真国贼,遗恨是连营。
《题怒吴楼》是清代诗人屈大均的作品,全诗共四句,内容如下:
一片吞吴气,风涛共不平。
天门高庙貌,江左畏神明。
正统还先主,偏安亦汉京。
仲谋真国贼,遗恨是连营。
释义与赏析:
一片吞吴气,风涛共不平。
“一片吞吴气”形容吴地的广阔与深远;“风涛共不平”则表现了自然景观对人的影响,表达了一种悲壮与不平的情感。此处用词描绘了一幅宽广的吴地景象,以及由此产生的动荡不安的氛围。天门高庙貌,江左畏神明。
“天门高庙貌”指的是天门山高耸入云,其上建有庙宇,形象地描绘了天门山的雄伟。“江左畏神明”则是说在长江之北的人敬畏神灵,这里可能暗指孙权或其后代在江东的威望和神圣性。正统还先主,偏安亦汉京。
“正统还先主”表明孙权恢复汉室正统的意图与努力。“偏安亦汉京”则表达了虽然孙权没有完全统一全国,但他仍试图恢复汉室的政治地位。仲谋真国贼,遗恨是连营。
“仲谋真国贼”直接点出孙权(即周瑜)为背叛国家之人,此评语带有贬义色彩。“遗恨是连营”则指孙权未能成就统一大业,留下了深深的遗憾。
这首诗通过对孙权的历史评价和情感表达,不仅反映了作者对历史事件的深刻理解,也展现了对英雄人物复杂情绪的深刻洞察。屈大均通过这种方式,传达了他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以及对民族命运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