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雨过天末,秋光出水滨。
幽心知最早,白首见如新。
皎洁终辞夜,悲欢几累人。
他宵江海上,寂寞更相亲。
【注释】
暮:傍晚。天末:指天的边缘,即天边。秋光:秋天的光景。幽心:深沉的心。知最早:懂得最早。白首:头发斑白。见如新:像新相识一样。皎洁:明亮洁白。终辞夜:终于辞别了夜晚。悲欢:悲伤和欢乐。几:几乎。累人:使人忧愁、伤感。他宵:另一宵。江海:泛指南海、东海。寂寞:孤独冷清。相亲:互相亲近、接近。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抒情诗,诗人以景起兴,借“暮雨过天末”来抒发自己的孤寂心情。“秋光出水滨”则描绘了自己身处水滨时的所见所感,进而引出了下文的主题。全诗意境优美,风格清新,情感真挚。
第一句“暮雨过天末”,诗人以写景起兴,描写的是一幅黄昏时分的景象。这里的“暮雨”并不是实景,而是诗人内心情绪的象征。在诗人看来,这一场大雨仿佛是天空倾泻下来的,将天地万物都笼罩在一片朦胧之中。而“过天末”则意味着这场大雨似乎要一直持续到天际的尽头,让人不禁感到一丝凄凉。
第二句“秋光出水滨”则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这里所说的“秋光”,并非是指阳光,而是诗人内心的感受。当秋风拂面时,他感受到了一种清凉,仿佛能够洗净心灵的污垢一般。而“出水滨”则意味着站在水边,仿佛可以听到江水的潺潺声,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
第三、四句则是对前两句的具体化。诗人通过“幽心知最早”和“白首见如新”这两个对比鲜明的词语,表达了自己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他认为,只有那些深沉的心才知道时间的流逝是多么迅速,而那些白发苍苍的老人却仍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之情,这种反差令人感叹不已。
最后一句“皎洁终辞夜,悲欢几累人”是对前两句的进一步延伸。在这里,“皎洁”和“悲欢”分别代表着光明和阴暗两个方面,它们共同构成了人生百态的缩影。而“几累人”则表明这些情感对人的影响是多么深刻。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认为无论经历了多少风雨和沧桑,最终都无法逃脱时间的洗礼和命运的安排。
最后一联“他宵江海上,寂寞更相亲”,则将主题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诗人通过对江海这一广阔空间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孤独生活的无奈和辛酸。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于未来的期许和展望,希望能够在孤独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归宿和安宁之地。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