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亡骚乃作,风雅变逾深。
不是忠诚者,安知讽谏心。
花连渔父舍,苔长女媭砧。
纸上多香草,童蒙拾至今。

【译文】

《朱人远曾经屈沱作歌》是屈原的作品。《楚辞》亡佚后,骚体诗歌才开始创作,风雅变化更为深重。不是忠诚的人,怎能懂得讽谏之心。花连着渔父的舍,苔长满了女媭的砧。纸上多出香草,童蒙拾至今。

【注释】

屈沱:地名,在今湖北省秭归县境内。屈原《九章·涉江》:“余不忍为此态也,聊浮游于山陿;观百川之流,迂回委蛇,罔究其源。”

三闾大夫:指屈原。屈原为楚三闾大夫,故称。

楚人谓江之别流为沱云:“楚人谓江之别流”句,意思是说“楚人把江水分流叫作沱”。沱,古河流名,即长江的支流,发源于今四川省巫山县境大宁河上游。

风雅:古代汉族文化典籍的总称。这里指《诗经》。变逾深:意思是指后来的诗人作品比屈原还要深刻。

忠言:直率地规劝君主的话,这里指对君王的劝谏。

女媭:传说中楚国贵族女子的自称,即屈原的姐丈家的女子。《楚辞·招魂》:“劳心悄体,顾諼相责,背我结绶,驱马县簥,无驰泽而丘处兮,虽重介而难迁。”

香草:这里指香木,泛指有香气的植物。这里用“香草”来比喻屈原的作品。

童蒙:幼稚的儿童。

【赏析】

这是一首题咏屈原诗篇的和诗。

前两句写屈沱与屈原的关系,并指出屈沱是屈原的居所。屈沱,古时河流名,即今天的长江支流沱水。

第三、四句点出了屈原作诗的原因,即《楚辞》失传之后,才产生了新的内容更丰富、艺术上更高的骚体诗。

后两句则进一步指出,只有对国家怀有忠心的贤臣才能理解屈原的诗篇,而那些对国家毫无忠心的小人,又怎能理解屈原诗中的讽谏之意呢?最后一句以花托渔父、石生女媭等典故表明屈原的作品至今仍被人们所传颂。

本诗表达了作者对屈原及其作品的赞美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