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臣劳六出,正统恨三分。
事迹高青史,祠宫落白云。
人思炎帝德,天妒伏龙勋。
膢腊西南俗,依依荐紫芬。
【注释】
宗臣:指杜甫。
六出:即《长歌行》中的“六军不发无奈何”。
青史:指历史。
祠宫:诸葛忠武侯祠,在宝积山。
膢(zhàn)腊:古代风俗,以香草染布为衣,称膢服。此指用紫芝制成的祭品。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在宝积山诸葛忠武侯祠作的。诗中对诸葛忠武侯祠作了热情的赞美。
首联“宗臣劳六出,正统恨三分”,起兴。诗人由诸葛忠武侯祠想起诸葛亮的丰功伟绩。“六出”,出自《长歌行》。“三”,指三国鼎立。诗人感叹蜀汉灭亡,天下统一的愿望未能实现,心中十分痛惜。
颔联“事迹高青史,祠宫落白云”,写景,写祠堂景象。“青史”,指历史。“祠宫”,指诸葛忠武侯祠。“白云”比喻祠庙的高耸,也比喻历史的悠久。
颈联“人思炎帝德,天妒伏龙勋”,写景,抒发情感。“炎帝”,传说中三皇五帝之一,相传他教民开垦种植,发明了农具,还制出了衣裳。后人尊称他为炎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伏龙”,指诸葛亮。“伏龙勋”,即指诸葛亮辅佐刘备建立蜀国,为后人所敬仰的功绩。这里诗人用“天妒”二字,暗藏对诸葛亮才智的赞赏和对蜀汉命运的担忧。
尾联“膢腊西南俗,依依荐紫芬”是全诗的总结和点睛,也是诗人感情的升华。“膢腊”,指古时的一种祭祀方式。“紫芬”,“紫芝”,一种珍贵的香草,古人用以制衣,称为紫蘘(音zōu,一种草名)。“依依”,形容情意绵绵的样子,这里指对先贤的追怀和思念之情。“荐紫芬”,指在祭祀诸葛忠武侯祠时,把紫芝作为祭品来表达敬意。“依依”,是说这种怀念之情是绵绵不绝的,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深深崇敬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诸葛忠武侯祠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先烈的敬慕之情和对国家统一的渴望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