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径秋初至,茅堂寒已深。
虎风过乱草,蝉露滴空林。
招隐闻高咏,安贫见素心。
殷勤南海月,夜夜向瑶琴。

【注释】:

  1. 竹径秋初至,茅堂寒已深:竹林小径,到了秋天才到。茅草盖的小屋,寒意已经很深了。
  2. 虎风过乱草,蝉露滴空林:老虎经过时,风吹起草丛中的杂草乱飞;蝉在树上的叶子上露水,滴落在空荡荡的树林中。
  3. 招隐闻高咏,安贫见素心:隐居山林的人听到别人高声歌唱,看到别人清贫却依然保持朴素的心志。
  4. 殷勤南海月,夜夜向瑶琴:月亮啊,请你多关照南方的友人,让他能经常弹奏出美妙的音乐。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描绘出山房主人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

首句写进入山房的时间和环境,”竹径秋初至,茅堂寒已深”,通过描述山径、茅堂的环境,为读者营造了一种宁静、孤独的氛围。”竹径”、”茅堂”是隐居者常用的居住环境,而”秋初”、”寒已深”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环境的气氛,使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寂和落寞。

二句进一步描绘山房主人的生活状态,”虎风过乱草,蝉露滴空林”,通过虎风、乱草、蝉露等自然景物,表现了山房主人的生活环境和心境。乱草被虎风吹起,蝉在树叶上滴下露水,这些自然景象都反映了山房主人所处的荒凉与寂寞。

三句进一步描绘山房主人的内心世界,”招隐闻高咏,安贫见素心”,通过”招隐”、”高咏”、”安贫”、”素心”等词语,表达了山房主人对于隐居生活的态度和追求。他渴望远离尘世的喧嚣,追求内心的宁静和淡泊。

尾句进一步描绘山房主人的生活态度和追求,”殷勤南海月,夜夜向瑶琴”,通过”殷勤”、”瑶琴”等词语,表达了山房主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他希望月光能照亮自己的心灵,让自己的生活更加美好和充实。

整首诗以山房主人的生活状态为线索,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诗中的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