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瓮城何处,萧条起战尘。
江声沉故国,草色老行人。
花压妖姬酒,莺悲茂苑春。
楼船殊未至,望断海门津。
润州作
铁瓮城何处,萧条起战尘。江声沉故国,草色老行人。
花压妖姬酒,莺悲茂苑春。楼船殊未至,望断海门津。
注释译文赏析
注释:
- 铁瓮城何处:铁瓮城位于润州(今江苏镇江)附近。
- 萧条起战尘:形容战后的荒凉景象。
- 江声沉故国:声音如江水般深沉,象征着历史和过去的回声。
- 草色老行人:草木已经变得枯黄,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人们的离去。
- 花压妖姬酒:用花朵来比喻美人的美貌和哀愁。
- 莺悲茂苑春:春天的景象在茂苑中显得格外悲伤。
- 楼船殊未至:楼船没有到达这里。
- 望断海门津:眺望远方,直到视线无法再远。
译文:
在润州(今江苏镇江),我站在那座古老的铁瓮城前,看着四周的战火烟尘逐渐平息。江水的声音似乎还带有一种沉重的历史感,仿佛能听到故国的回声。周围的草木已经失去了往日的繁茂,显得有些枯萎,仿佛是在诉说着人们的离散与岁月的沧桑。
这里的花朵依然盛开,但它们的美丽似乎被一层忧伤所覆盖,就像是美人的妆容掩盖不住内心的哀愁。而那些曾经欢唱的黄莺,现在只能在茂苑中低声吟唱,它们的歌声带着一种深深的悲伤,让人不禁感慨生命的无常。
我站在这座楼上,凝视着远处的海门津,那里似乎有船只正在驶来,却又因为战争的缘故未能达到这里。我站在那里,望着远方,直到视线变得模糊,直到再也看不到任何希望的痕迹。
赏析:
这首词以铁瓮城为背景,描绘了一幅战时的荒凉画面。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战争和离别的世界。
开头两句“铁瓮城何处,萧条起战尘”便直接点明了主题——战争带来的破坏和荒凉。接着,“江声沉故国,草色老行人”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氛围,江水的声音和枯草的颜色都带有深深的哀愁,使人感到历史的沉重和人们的无助。
接下来的几句则更加细腻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感。“花压妖姬酒,莺悲茂苑春”用花朵和黄莺来象征美好的事物和生命,但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无法挽回的悲哀。这种对比强烈而又深刻,使得整首词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
结尾部分,“楼船殊未至,望断海门津”更是将这种孤独和绝望的情绪推向了高潮。诗人站在楼上,目光所及之处都是无尽的荒凉,仿佛整个世界都在拒绝他的到来。这种强烈的视觉和心理反差使得词作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这首词通过对铁瓮城及其周边环境的描绘,成功地营造了一种战争之后的荒凉与哀伤的氛围。诗人运用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使得这首词不仅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还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