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神仙窟,为邻是鲍姑。
车轮儿蛱蝶,烽火女珊瑚。
戴胜光华发,裁花作紫襦。
膝前多令子,分得黍珠无。

寿李太君

生长神仙窟,为邻是鲍姑。

车轮儿蛱蝶,烽火女珊瑚。

戴胜光华发,裁花作紫襦。

膝前多令子,分得黍珠无。

【注释】

  1. 生长神仙窟:形容生活舒适,如同在仙境一般。
  2. 为邻是鲍姑:鲍姑是古代传说中的美女,这里比喻与她做邻居是一种福气。
  3. 车轮儿蛱蝶:形容蝴蝶翩翩飞舞,就像车轮一样。
  4. 烽火女珊瑚:形容女子如同燃烧的珊瑚般美丽动人。
  5. 戴胜光华发:形容头发光泽亮丽,如同戴胜鸟(一种鸟类)的羽毛。
  6. 裁花作紫襦:将花朵裁剪成衣,形容工艺精细。
  7. 膝前多令子:形容家中有众多贤能的子女。
  8. 分得黍珠无:形容家中孩子众多,如同珍贵的黍珠一般珍贵。

【赏析】
这首《寿李太君》,是一首颂扬长寿、赞美家庭和睦的祝寿诗。全诗通过描绘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表达了对李太君及其家人的美好祝愿。

首句“生长神仙窟”以夸张的手法,形容李太君生活的环境如同仙境一般,充满了神秘和美好。接着两句“为邻是鲍姑”与“车轮儿蛱蝶”分别描绘了李太君与邻居鲍姑的美丽形象,以及她们生活的环境和氛围,都充满了祥和与幸福。第三句“烽火女珊瑚”则是对李太君美貌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她的高贵身份和地位。

第四句“戴胜光华发”与第五句“裁花作紫襦”则进一步描绘了李太君的风采。她的头发如同戴胜鸟的羽毛一样亮丽,而她的手艺更是精湛,可以裁剪出精美的衣裳。这些描写不仅展现了李太君的智慧和才能,也体现了她对家庭的关爱和付出。

最后两句“膝前多令子”与“分得黍珠无”则是对李太君子女的描述。他们不仅多而且都是优秀的人才,这既是对李太君教育成果的肯定,也是对她个人品质的赞扬。同时,“分得黍珠无”这一说法,既指孩子们的聪明伶俐,也暗示了他们的珍贵和稀有。

整首诗通过对李太君及其家人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它不仅是一首祝寿诗,更是一部赞美人性、赞美生活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