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日安期子,人称千岁翁。
相知惟蒯彻,不用惜重瞳。
玉舄留何处,蒲花采未终。
少君携手去,怅望海云东。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赏析能力。解答此题,要求学生在理解诗歌意思及诗人情感的基础上,结合题目要求,联系诗歌中的重点词语,如“往日”、“安期子”、“相知惟蒯彻”等,分析其内容要点。

  1. 第一句中,“安期”是古代传说中的神仙居所,也指仙人的居处。
  2. 第二句中,“千岁翁”是指年事已高的人,这里代指安期先生。
  3. 第三句中,“相知惟蒯彻”一句的意思是,只有蒯彻与安期子相知,而其他的人都是外人。“蒯彻”是汉代人,字季舒,汉宣帝时为博士。他为人耿介,不阿权贵,常以清正自许,后因得罪王氏而免官家居。
  4. 第四句中,“玉舄”是古代的一种鞋,用玉石制成;“留何处”,即玉舄流落在哪里。
  5. 第五句中,“蒲花”指蒲草,古人采来编织成席子,称为“蒲衣”。
  6. 最后两句中,“少君”指安期先生,“海云东”指安期先生归去的方向。
    【答案】
    ①往日安期子,人称千岁翁。②相知惟蒯彻,不用惜重瞳。(安期先生,人称千岁翁。)③玉舄留何处,蒲花采未终。(我采得一双玉舄,尚未采满一篮子蒲花。)④少君携手去,怅望海云东。(安期先生与我同去,惆怅地望着东方的海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