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弦今夜月,寒射暮烟消。
一半山河影,含阴在泬寥。
光微初受日,气冷欲生潮。
未得全开镜,佳人隔斗杓。
诗句释义
1 上弦月:指的是农历每月十五日左右,新月出现后,月亮在夜空中逐渐升高至半圆的状态。此时,月光较明亮,但不如满月时强烈。
- 寒射暮烟消:描述的是上弦月在夜幕中投射的光线,使得原本笼罩在夜晚的烟雾变得消散。这句表达了上弦月的光辉能驱散薄雾,照亮周围的环境。
- 一半山河影,含阴在泬寥:描绘了月亮映照下,一半的大地和天空被笼罩在一个朦胧而宁静的氛围之中。这里的“含阴”指的是月色带来的一种柔和的暗影,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 光微初受日,气冷欲生潮:虽然月亮的光很微弱,但它仍然能够感受到太阳的温暖;同时,它也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潮汐。这句话表达了月亮虽小,但其存在却对自然界有重要影响。
- 未得全开镜,佳人隔斗杓:意味着月亮尚未完全升起到最高点,就像一位佳人在等待与心上人的相聚。这句话既描绘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也隐喻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期待和向往。
译文
上弦今夜月,寒射暮烟消。
一半山河影,含阴在泬寥。
光微初受日,气冷欲生潮。
未得全开镜,佳人隔斗杓。
赏析
这首诗以“上弦月”为题,生动描绘了上弦月的美丽景象以及它所带来的意境。首句“上弦今夜月”,直接点明了时间(今夜)和月亮的状态(上弦月),为整首诗定下了基调。接下来的句子通过描绘上弦月的光芒、影子和气温变化,展现了上弦月的独特魅力及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最后两句则巧妙地运用“未得全开镜”和“佳人隔斗杓”的意象,既表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向往,也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优美,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