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若富田东,文山正气中。
犹馀河岳在,不恨水云空。
暮磬催林鸟,秋灯急草虫。
墓门螺子近,迟我哭西风。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勃的一首诗。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 兰若富田东,文山正气中。
- 犹馀河岳在,不恨水云空。
- 暮磬催林鸟,秋灯急草虫。
- 墓门螺子近,迟我哭西风。
注释:
- 兰若富田东,文山正气中。
- 这里的“兰若”指的是寺庙,“富田”则可能是指寺院周围的农田。整句诗的意思是说,在东方的田野里,有一座富有的寺庙,而这座寺庙正坐落在山的正中央。
- 犹馀河岳在,不恨水云空。
- “河岳”通常用来比喻国家或民族,这里指的是国家的尊严和荣耀。整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和自豪感,即使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也绝不感到失落或遗憾。
- 暮磬催林鸟,秋灯急草虫。
- “暮磬”是一种古代宗教音乐,通常在黄昏时分演奏。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傍晚的钟声催促着树林中的鸟儿归巢,而秋天的灯光也催促着蟋蟀等小虫匆匆归巢。
- 墓门螺子近,迟我哭西风。
- “墓门螺子”指的是坟墓前的石狮,而“迟我哭西风”则表达了诗人因为自己的使命而推迟了回家的脚步,因为他要为西风中的死者守夜。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生死、离别和责任的深刻理解。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之作,诗人送别了一位僧人返回他的故乡庐陵文文山旧隐。整首诗以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诗人的情感为主,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对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和对生命的感慨。同时,诗歌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深刻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