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昌亭下墓,传是汉梁鸿。
身似要离细,心因匕首雄。
凭君披宿草,与客溯高风。
复向皋桥畔,长歌吊伯通。
【注释】
①吴门:即今江苏苏州。朱雪鸿:人名,与诗中诗人同姓,故称。②要离:春秋时吴国人,为报父仇,刺杀庆忌,后为楚王所杀。③匕首雄:指刺客要离。④皋桥:古迹,在今江苏苏州西南。《史记》记载,要离曾以匕首刺荆轲未遂,后为楚王所杀。⑤复向皋桥畔:又到皋桥边去凭吊要离、荆轲等。⑥伯通:汉淮南王刘安的宾客袁伯通,《汉书·淮南传》载:刘安谋反,欲杀谏士伍被,袁伯通劝止之。事败,被捕,临死前作歌曰:“子胥恨于申胥,伯通悔于袁生。”后人遂以“长歌吊伯通”代指自悼之作。⑦金昌亭:在今江苏苏州市北郊,是吴王墓。⑧宿草:夜幕下覆盖的野草。⑨高风:《文选》李善注:“风,音冯,谓志节也。”⑩复向:又到。
【赏析】
此诗是一首送别诗,赠别对象为吴门名士朱雪鸿。诗中用典丰富,典故出处多见《史记》、《汉书》,如“梁鸿”、“荆轲”、“要离”等。诗的开头两句写墓主人,点明墓主是西汉人。中间两联写赠别之意和赠别之情,“身似要离细,心因匕首雄”是说朱雪鸿的为人,“凭君披宿草,与客溯高风”则是写诗人送别的情怀。结尾两句抒发了诗人的身世感慨。整首诗歌意境深远、含蓄蕴藉,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