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多美色,糠覈最肥人。
有恨长贫贱,无时且隐沦。
城边车辙满,江上席门新。
黄老何须学,君才已绝伦。

【注释】

1、糠覈:即糠,米糠;覈,核。比喻贫贱之人。

2、有恨长贫贱:有怨恨而常处于卑贱的地位。

3、黄老:指道家的黄帝老子学说。这里借指道家的无为而治的哲学思想。

4、君才:你的才智。绝伦:超出一般人之上。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赠杜十五(名不详)诗,写于天宝十四载(755),时诗人在长安。此诗通过赞扬杜十五的才智和品德,表达了对杜十五的深厚感情,并希望他能施展自己的抱负。

首联“英雄多美色,糠覈最肥人”,以形象化的语言描绘出英雄豪杰与贫贱小人之间的巨大反差。英雄豪杰拥有众多美丽的女子,而贫贱小人则只能依靠糠核来维持生计。这一对比既揭示了社会现实的残酷性,又表达了诗人对弱者的同情和关心。

颔联“有恨长贫贱,无时且隐沦”进一步强调了贫贱对于人的身心所造成的损害。长期生活在贫困中会让人产生深深的怨恨和不满情绪,而这种情绪又会使人更加沉沦于社会的底层。这两句诗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现象背后的人性弱点和社会根源。

颈联“城边车辙满,江上席门新”描绘了一幅繁华的城市景象和宁静的乡村风光。城市的车辙满布,象征着人们忙碌的生活;而乡村的席门新设却显得格外清幽宜人。这种对比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城市喧嚣生活的厌恶,也暗示了他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

尾联“黄老何须学,君才已绝伦”则是对杜十五才华和品德的赞美。诗人表示,即使没有学习过道家的黄老之术,你也有超越常人的智慧和才能。这表明了诗人对杜十五的高度评价和赞赏之情。同时,诗人也希望杜十五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和能力,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

这首诗通过对杜十五的赞誉和期望,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现实和个人命运的关注和思考。它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而且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杜甫诗歌中的佳作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