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知闽海上,处士有君贤。
草野心谁识,春秋论自传。
家浮江左地,客作日南天。
一见成胶漆,情因道义偏。
【释义】这首诗是诗人对张超然的酬答之作。张超然曾任福州长乐令,因得罪唐玄宗而被贬为处士,后又被朝廷征还,在泉州任刺史。
【译文】长久以来就知道闽海之滨有位贤能的人,他就是张超然;他的志向谁能理解?他的议论自己流传;他在江左(今江苏一带)居住,我在日南(今广东雷州半岛上)作客;一旦见面成为朋友,我的感情是因为道义而特别深厚。
【赏析】这是一首酬赠诗,酬赠诗一般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以答谢为主,另一种是奉和、应和为主。前者是答谢对方对自己诗文的赞赏或对自己的知遇之恩的感激之情,后者则是指双方在思想内容上的相互补充,或者在艺术形式上的相互启发。
此诗当属于后者。
诗中“久知闽海上,处士有君贤”两句,是说久闻闽海之上有一位贤明的士人——张超然。这两句是写诗者的仰慕之情。张超然被贬为处士后,仍不改其志,仍然关心国事,与唐玄宗意见相左,因而遭到贬谪。诗中的“贤”,是对张超然的赞美。
接着四句,是说张超然的为人。“草野心谁识”,“草心”即“赤子之心”,指纯洁的心地。这里用“谁识”来反诘,说明张超然的“志”不为世人所知。“春秋论自传”,“春秋”指《春秋》这部书,借指《春秋》经。这里用“自传”来表示张超然的议论出自内心。这两句是说张超然的志向谁又能了解呢?他自己的议论都是从内心发出的声音。“家浮江左地,客作日南天”,意思是说他家住在江南水乡,我客居在日南郡(今广东雷州半岛上)。这两句写出了张超然和诗者分别居住在不同的地区。“一见成胶漆,情因道义偏”,意思是说一见面就成了好朋友,感情之所以这样深,是因为彼此都把对方当作志同道合的朋友。
最后两句:“家浮江左地,客作日南天”两句是写诗者的处境。“江左”泛指南宋境内的江南地区。“日南”泛指南方的南方地区,指岭南地区。这里用“浮”字来形容两地的偏远。“客作日南天”中的“客”字是虚词,相当于“我”,指作者自己。这里的意思是说我住在岭南地区,你住在江南地区。“一见成胶漆,情因道义偏”两句是进一步表明两人相见恨晚之意。
这首诗是作者应友人张超然的邀请而写的。诗中既赞扬了张超然的高尚品质,也抒发了作者自己对友人的敬慕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