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八归予好,夭桃性早华。
尚悬明镜月,未叠锦衾霞。
在褓双雏小,当檐一垒斜。
啾啾谁哺汝,毛羽渐纷葩。

【注释】

归:归来,指梁氏文姞的死。

夭桃性早华:夭夭的花过早地开放了。夭夭,花貌美好。

尚悬明镜月,未叠锦衾霞:尚悬在镜子上的明月(比喻梁氏文姞的清白),还未铺上绣被上的霞光(比喻梁氏文姞的美貌)。

在褓双雏小,当檐一垒斜:躺在摇篮中的两个婴儿小,站在屋檐下的一块石碑(比喻梁氏文姞的贞节)。

啾啾谁哺汝,毛羽渐纷葩:啾啾的声音是谁在哺育你呢,你的羽毛渐渐变得五彩缤纷。

【赏析】

《咏史·悼梁氏文姞》是唐代诗人韩偓的作品。这首诗是一首悼念妇孺之死的哀辞,全诗以“归”字为线索,从女子的归家开始,到死后归葬结束,通过“夭桃”“月”、“锦衾”、“垒”、“雏”、“鸣禽”等意象,表达了对这位妇女贞烈不渝的赞美和对世道人心的感慨。

首句写女主人公“二八归予好”,即年轻美貌的女子被丈夫所爱。接着描写她的美丽:“夭桃性早华”。夭夭的花朵过早地开放了,这暗示了女主人公的青春短暂和不幸的早逝。“尚悬明镜月,未叠锦衾霞”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她的美丽和贞洁。明亮的镜子中映照着她的容颜,而她生前没有铺上锦被,只有一片霞光。这些意象都暗示了她一生的不幸和孤独。

颔联“在褓双雏小,当檐一垒斜”则展现了她生前的生活场景。她在摇篮中的婴儿还很小,站在屋檐下的一块石碑上。这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她的贞洁和孤寂。

颈联“啾啾谁哺汝,毛羽渐纷葩”则表达了诗人对她的哀悼和赞美。那些啾啾的鸟鸣声好像是在呼唤她,她的羽毛也渐渐变得五彩斑斓。这些意象都是对女主人公生命的最后时刻的描绘。

整首诗通过对女主人公生前和死后生活的描写,表达了对她贞烈不渝的赞美和对世道人心的感慨。同时,它也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无常,以及历史对于贞烈女子的不同评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