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冬因太暖,酿得一春寒。
坐恨花多湿,行愁叶不干。
阴从人日甚,雨到上元残。
已是无情绪,莺声更不欢。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能力。鉴赏诗歌,首先必须了解作者、作品以及相关背景。然后要仔细阅读全诗,从诗歌的写作技巧方面来分析。最后还要结合诗句中的关键字词来理解诗意。本诗首句为“一冬因太暖”,意思是说因为天气太暖和,冬天没有冻住,所以春天来了之后天气还是寒冷的,诗人用“酿得”一词写出了天气的异常现象,突出了春天的寒意。第二句写“坐恨花多湿”,意思是说因为天气寒冷,花儿都沾满了水珠,诗人坐在花丛中十分遗憾地感到有些冷,而花又沾了满衣之水,更增添了几分冷意,因此诗人对花产生了一种怨恨之情。第三句写“行愁叶不干”,意思是说因为天气寒冷,树叶都干枯了,诗人走在树影婆娑的路上也感到十分忧愁,而树叶干枯也更加增添了一些凉意。第四句写“阴从人日甚”,意思是说随着人们开始放假,阴天也变得更加厉害了,这一句表现了诗人对阴雨天气的喜爱。第五句写“雨到上元残”,意思是说元宵佳节的夜晚,一场春雨突然而至,使得节日的灯火辉煌不再,这一句表现出诗人对这场突如其来的春雨的喜爱之情。第六句写“已是无情绪”,意思是说因为这场春雨已经让诗人失去了欣赏元宵节夜景的情绪,第七句写“莺声更不欢”,意思是说因为这场春雨让鸟儿也变得不高兴了,这两句进一步写出了这场春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影响。

【答案】

【注释】

1.因:由于;太:过于。

译文:

因为天气太暖,一冬天都没冻死,所以春天来临之际天气还非常寒冷,

我坐着就抱怨花儿沾满了露水,走在路上就担忧树叶不会在春天里完全干透。

2.阴:阴沉;人日:农历正月初七,古人称这个日子为人日;

译文:

元宵节过后,天气逐渐转好,阴云也逐渐散开,但雨水却如期而来,

元宵节的灯火辉煌不再,反而被一场春雨所替代,

3.已:已往。

译文:

元宵节过后不久,心情已经失去往日的欢乐之情。

赏析:

《丁卯初春作》是宋代文学家苏东坡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元宵节过后初春时节的所见所感。前四句描绘的是初春天气的特点:气候由严寒变为春寒,花儿沾着露水,树叶还未完全干透。中间四句则是写阴雨天气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的种种不便:阴天越来越重,春雨如期而至,元宵节的灯火辉煌不再,春雨取代了元宵灯会。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的心情:元宵节过后,自己已经失去了往日的欢乐之情。

苏东坡(1037-1086),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与弟苏辙同登进士科,赐进士及第;嘉祐六年(公元1061年),任翰林学士、制敕使。神宗时历官翰林学士、礼部尚书、兵部尚书等。因其坚持政治改革和倡导诗文革新,被旧党斥为“邪说”。后贬谪黄州、儋州等地。宋徽宗时获大赦北归,终在常州病逝(公元1101年)。他的诗词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具有高度的艺术成就。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