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从开岁,蒙蒙已浃旬。
那知垂老日,尚作苦寒人。
烟火吾方冷,莺花尔莫春。
柳条长复短,牵恨过东邻。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在丁卯年正月所作,描写了初春时节的天气变化和人们的生活状况。下面逐句进行详细释义:

  1. 细雨从开岁:细雨从新年(即年初)开始下起。这里的“开岁”指的是农历新年,也就是一年的开始。
    译文:细雨从新年就开始下了。

  2. 蒙蒙已浃旬:雾气蒙蒙已经持续了整整一个月。这里的“浃旬”意思是“一个月”,形容雾气持续时间长。
    译文:雾气朦胧已经连续一个多月了。

  3. 那知垂老日:没想到到了晚年的日子,仍然遭受寒冷。这里的“垂老”指年纪大,而“苦寒人”则指在寒冷中生活的人。
    译文:没想到到了晚年的日子,仍然遭受寒冷。

  4. 烟火吾方冷:我家的炊烟也显得寒冷。这里的“烟火”指的是炊烟,而“冷”则是形容词,表示炊烟给人一种冷清、萧条的感觉。
    译文:我家的炊烟也显得寒冷。

  5. 莺花尔莫春:不要在这个时候欣赏莺歌和花开。这里的“莺花”指的是春天的景象,而“莫春”则意味着不在这个季节欣赏。
    译文:不要在这个时候欣赏莺歌和花开。

  6. 柳条长复短:柳树枝条既短又长。这里的“柳条”指的是柳树的枝条,而“长复短”则是对柳枝长度的描述。
    译文:柳树枝条既短又长。

  7. 牵恨过东邻:我因这些景色而产生的思念之情跨越了东邻。这里的“东邻”指的是邻居,而“牵恨”则表达了作者因景色而产生的情感。
    译文:我因这些景色而产生的思念之情跨越了东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初春的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初春的细微变化和人们的生活状态结合起来,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同时,诗中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是杜甫诗歌中的佳作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