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自王丞相,炎方不汝轻。
葵田多下种,蕉扇少知名。
就业成明月,因风御太清。
合欢无不可,箧笥忍忘情。

梁以壮《葵扇 其一》赏析

《葵扇 其一》,明朝诗人梁以壮的一首咏物诗,以其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古人对于自然美和实用美的深刻理解。

首句“用自王丞相,炎方不汝轻”,借用晋代名相谢安使用蒲葵扇的故事,点出了葵扇因其材质与工艺而具有的独特魅力,即使在炎热的夏日也能带来清凉,显示了葵扇在古代社会中的地位和实用性。此句不仅奠定了全诗的基调,也预示了后续对葵扇制作工艺和功能性的详细描绘。

第二句“葵田多下种,蕉扇少知名”,诗人通过对比,突出了葵叶作为扇子的天然优势。在炎热的岭南地区,葵叶制成的扇子能提供持续的凉爽效果,这既是对自然材料的赞美,也是对当地气候条件的适应。这句诗不仅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现象的观察,还透露出一种对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观念的肯定。

第三句“就业成明月,因风御太清”,则是对葵扇功能的一种升华。这里“就业”可能是指利用自然力量进行工作,而“成明月”则形象地描绘了扇子在风中摇曳生姿的景象。这种描述不仅赋予了葵扇以诗意,也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界的敬畏与欣赏。

第四句“合欢无不可,箧笥忍忘情”进一步强调了葵扇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这里的“合欢”可能指的是夫妻或情侣之间亲密无间的情感,而“箧笥”则是指存放物品的箱子。这句诗表达了葵扇不仅是避暑的工具,更是情感的象征,体现了人们在生活中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追求。

这首诗通过对葵扇的细腻描绘,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古人生活的点滴之美,也让我们体会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文的深刻思考。通过对诗句的解读,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代文化中的一些重要元素,以及它们在我们现代生活中的意义和影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