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帆入白云,十里水痕分。
新旧潮相沓,阴晴日未曛。
芙蓉犹野服,麋鹿已人群。
行役虽非愿,人生亦贵勤。
扬帆
扬帆入白云,十里水痕分。
新旧潮相沓,阴晴日未曛。
芙蓉犹野服,麋鹿已人群。
行役虽非愿,人生亦贵勤。
译文:
扬起风帆驶向白云深处,沿途十里江水的痕迹逐渐消失。新老船只交错前行,阳光明媚但并不炎热。芙蓉依旧保持着野花的风采,麋鹿已经融入人群之中。虽然行船并非我所愿,但人生也值得珍惜勤奋。
注释:
- 扬帆:指扬起风帆驶向远方。
- 白云:形容天空中的云彩像白云一样飘渺。
- 十里水痕分:形容江水的流动带起了水面上的波纹,仿佛是水迹在十里之外分开了一般。
- 新旧潮相沓:形容新旧船只交替前行,形成了一道道波浪。
- 阴晴日未曛:阳光明媚,但并不炎热。曛在这里指的是太阳晒得人感到昏昏欲睡的样子。
- 芙蓉:这里指的是荷花,一种生长在水中的植物,通常用来比喻纯洁或高雅的人。
- 野服:指的是自然、未经修饰的服饰。
- 麋鹿:一种生活在森林中的哺乳动物,常被用作比喻自由自在的动物。
- 行役:即旅行或出差,这里指的是被迫离家出外工作。
- 人生:这里指的是人的一生,或者人生的旅途。
- 贵勤:认为勤劳是值得重视和尊敬的品质。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上景色,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态度的思考。首句“扬帆入白云”,用“扬帆”这一动作引入,形象地展现了船只行驶的情景,给人以动感和活力。接着“十里水痕分”,则进一步描绘了江水的流动和变化,增加了画面的丰富性和动态感。
诗中通过对比新旧船只的交替和阳光的变化,传达了一种时间流逝和季节更迭的自然规律。而“芙蓉犹野服,麋鹿已人群”则巧妙地将自然景物与人的生活状态相联系,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最后两句“行役虽非愿,人生亦贵勤”则是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总结,表达了即使生活中有不得已的行役之苦,但勤劳依然是人生的重要价值所在。这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性和启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