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秋殊未已,酷热似城中。
水气暮方冷,林声朝尚空。
汗沾纨扇雪,香驻縠衣风。
菱藕充饥渴,佳人玉齿融。
【注释】:
- 立秋后五日作(“立秋”即农历七月七日前后,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9个节气。)
- 争秋殊未已(“秋”通“愁”,指人因秋凉而感伤,此处借指诗人因暑热难当而苦闷。)
- 酷热似城中(酷热:形容天气十分炎热。城中:这里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意谓炎热如城内的居民一样难以忍受。)
- 水气暮方冷(水气:指水蒸气。暮方:晚上才。)
- 林声朝尚空(林声:指树木发出的声响。朝尚空:早晨还听得见。)
- 汗沾纨扇雪(纨扇:用细绢制成的扇子。)
- 香驻縠衣风(縠:绉纱。香驻:香气留在身上。)
- 菱藕充饥渴(菱、藕:都是水生植物,可供食用。)
- 佳人玉齿融(佳人:美女。玉齿:牙齿洁白,泛指美好的容貌。)
【译文】:
立秋后五天我作一首诗。与秋天争胜,却还没有停止。酷热仿佛在城里一样无法忍受。傍晚的时候水汽才渐渐冷却,早晨的树林里还空无一物。汗水沾湿了扇子,就像白雪一般晶莹。香气停留在绉纱的衣服上,随风飘荡。菱角和莲藕充饥,美女们牙齿白皙,美丽动人。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盛夏天气的诗。首句点明时令,次句写暑天之热,第三四句写暑天之闷,末二句写暑天之美。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开阔高远,表现了诗人对夏日景色的喜爱之情以及对人间炎热的深深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