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阴晴异,山容互有无。
牛羊数村暝,灯火一人孤。
夜织多蕉布,秋收少荔奴。
女郎祠畔宿,魂梦恨栖乌。
舟宿黄槎涌作
黄沙渚,即黄沙洲。位于今广东广州市黄埔区珠江口内,是古代航海者的重要停泊点。
两岸阴晴异,山容互有无
两岸的景色因天气的不同而显得截然不同,山上的树木和植被也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和形态。这里的“阴晴异”指的是光线的变化,而“山容互有无”则描绘了山峦的形态变化,有时清晰可见,有时又消失在迷雾之中。
牛羊数村暝,灯火一人孤
夜色降临,村庄中的牛羊开始归家,但只有一个人在外面孤独地等待。这里的“暝”表示天色已晚,而“一人孤”则强调了这个人的孤独感。
夜织多蕉布,秋收少荔奴
在夜晚,人们常常织布为衣,而荔枝则是秋天的特产。这里的“蕉布”是指用蕉叶编织的布料,而“荔奴”则是指荔枝树。
女郎祠畔宿,魂梦恨栖乌
在女郎庙的附近住宿,梦中常与那些美丽的女子相恋,但醒来后却只能对着鸟儿发出遗憾的叹息。这里的“女郎祠畔宿”指的是在女郎庙旁过夜,而“魂梦恨栖乌”则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的恋情的怀念之情。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黄沙洲上的自然景观和人物活动,展现了一种宁静而略带凄凉的氛围。诗中通过对山水、动物、人等元素的细致描写,勾勒出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同时,诗中的一些关键词如“阴晴异”、“山容互有无”、“牛羊数村暝”、“灯火一人孤”等,都富有诗意和画面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