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多萱草,秋霜复女贞。
黄金儿范蠡,白发母陶婴。
端水嘉鱼美,梧州寄酒清。
八旬犹戴胜,旁有董双成。
”`
春雨多萱草,秋霜复女贞。
黄金儿范蠡,白发母陶婴。
端水嘉鱼美,梧州寄酒清。
八旬犹戴胜,旁有董双成。
【注释】
- 春雨:春季的雨水,象征生命力和生长。
- 萱草(Huá Cǎo):一种植物名,常用来象征忘忧。
- 女贞:一种树木,常绿,耐寒,象征坚贞。
- 黄金儿范蠡:指春秋时期著名策士、政治家范蠡,他帮助越王勾践灭吴后隐居江湖,被称为“陶朱公”。
- 白发母陶婴:指的是东汉时期的孝女陶母,她的儿子陶渊明因不堪官场的束缚而辞官归隐田园,成为后世颂扬的典范。
- 端水:此处可能是指清澈的水,比喻清明的品质。
- 端水嘉鱼美:形容水质纯净,鱼类鲜美。
- 梧州:古代地名,位于今广西梧州市一带,是文人墨客经常流连的地方,以山水之美著称。
- 寄酒:将酒寄托于其他地方,可能表示对远方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
- 八旬:八十岁高龄,这里用来形容老人的高寿。
- 董双成:可能是历史上的人物或虚构角色的名字。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祝寿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向陈太夫人表达了深深的敬意和祝福。首句“春雨多萱草,秋霜复女贞”以自然界的春雨和秋霜为喻,象征着陈太夫人如同这些自然元素一样坚韧不拔和恒久不变。接着通过“黄金儿范蠡,白发母陶婴”两句,诗人巧妙地引用历史人物的故事,赞美陈太夫人的智慧与慈爱。
接下来的“端水嘉鱼美,梧州寄酒清”,则描绘了一幅宁静美好的画面,既有自然景观的清新,也有人文情感的温暖,寓意着陈太夫人的生活充满和谐与美好。最后两句“八旬犹戴胜,旁有董双成”则表现了陈太夫人不仅自身品德高尚,而且其周围环境也充满了美德。整首诗洋溢着对陈太夫人高洁品质的赞美,以及对长寿生活的祝愿,体现了作者对传统美德的推崇以及深厚的敬老情怀。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中国传统诗歌的审美特质和人文关怀,是对陈太夫人人生经历的高度概括也是对其人格魅力的深刻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