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诵今年少,生书问不知。
无师陶氏子,失学少陵儿。
乐有非贤父,遗安及幼时。
刘殷那得似,各授一经迟。
诗句如下:
记诵今年少,生书问不知。
无师陶氏子,失学少陵儿。
乐有非贤父,遗安及幼时。
刘殷那得似,各授一经迟。
译文与注释:
屈大均《赋得失学从愚子》
- 记诵今年少,生书问不知:这句表达了自己虽然年纪轻轻,但学识却十分有限,对于书籍中的知识一知半解。这里的“记诵”意味着记忆和背诵,“今年少”则表明自己的年岁尚轻。而“生书问不知”则反映了尽管有所学习,但对于学问的深入理解和运用仍然不够。
- 无师陶氏子,失学少陵儿:这句话通过借用历史人物陶渊明和杜甫的形象,强调了没有师傅指导的困难。陶渊明是著名的田园诗人,而杜甫则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们都是文学领域的巨匠。这里通过对比,表达了没有老师指导的遗憾。
- 乐有非贤父,遗安及幼时:这句诗描绘了一个不完美的家庭环境,父亲虽好,却不完美,这可能意味着父亲在某些方面做得不够好,导致孩子无法得到更好的教育和成长条件。这种描述反映了诗人对于家庭环境和教育的担忧。
- 刘殷那得似,各授一经迟:这句诗通过对比,表达了不同人物之间的差异。“刘殷”可能是指历史上的一个人物,而“经”在这里指的是经典、知识。这句诗的含义是,如果将刘殷比作一个榜样,那么其他人就应当在获得知识后及时教授给下一代。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学识不足、缺乏良好教育环境以及社会现状的深刻感慨。通过对历史人物及其成就的引用,诗人揭示了个人才华与家庭、社会环境之间的紧密关联,同时也反映出他对于改变现状的迫切愿望。整体上,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处境的反思,也是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