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禾田妇满,争稻野凫多。
早恨咸潮浸,迟忧白露过。
蓼花阴古渡,菰叶乱寒河。
更欲携渔具,乘秋涉海波。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作品,名为《拾禾》。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拾禾田妇满 - 描述了农妇在田野中忙碌的场景。“拾”在这里指的是捡拾,而“禾田”特指农田里长满稻子的田地。“妇满”则表示农妇们数量众多,场面十分热闹。

  2. 争稻野凫多 - 这里用“争”字形容农妇们为了争夺稻谷而互相争执的情景,而“凫”(fú)是一种水鸟,这里可能是指野鸭或类似的水生动物。农妇们忙于田间劳作,无暇他顾,因此争相抢夺稻子。

  3. 早恨咸潮浸 - “咸潮”指的是海潮带来的咸水,这里用来比喻农妇们的生计被海水侵蚀,她们对早来的海潮感到遗憾。

  4. 迟忧白露过 - “白露”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代表秋天的凉爽开始,农民们担心庄稼因为晚来的水汽过多而受到损害。“迟忧”表明他们担心的时间已晚,担忧之情溢于言表。

  5. 蓼花阴古渡 - “蓼花”是一种常见的植物,通常生长在河边或湿地。“阴”在这里表示阴暗的地方,可能是夕阳下的景象。“古渡”指的是古老的渡口,可能是通往远方村庄或集市的道路旁。这里的描述带有一种宁静而又稍带忧伤的氛围。

  6. 菰叶乱寒河 - “菰”(gu)是一种水生植物,常出现在水边。“寒河”指的是寒冷的河流,可能是一条蜿蜒的小河或溪流。这句话描绘了菰叶在寒冷的河水中摇曳的景象。

  7. 更欲携渔具,乘秋涉海波 - “更欲”表达了一种迫切的情绪,意味着农妇们在丰收之后更加渴望出海捕鱼,以此谋生。“乘秋”即趁着秋季的来临,这里的秋天可能是指收获季节,农妇们在这个时候出海,希望能够捕捉到更多的鱼虾以增加收入。

王建的《拾禾》通过简洁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农妇们辛勤劳作的景象以及他们对生活的态度和对未来的憧憬。诗中的农妇们在稻田、海边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展现出一种朴实无华但又充满活力的田园生活画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