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上天日,帝子亦成仙。
吹笛知何去,遗音空暮烟。
君臣双绝峡,兄弟两飞泉。
终古馀汤沐,禺阳苍翠边。
《自胥江上峡至韶阳作》是唐代诗人杜甫在天宝三载(748年)所作,此诗为夔州诗作的代表作之一。全诗共八句,前四句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色图;后四句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百姓疾苦的同情。
轩辕上天日,帝子亦成仙。
【注释】:轩辕——传说中黄帝的名字。上天日——指日出时,太阳从地平线升起。
【赏析】:首句写景,点明“自胥江上峡至韶阳作”的背景,即在日出时刻,从胥江上峡到韶阳。次句写景,写“帝子”即天子,也像凡人一样,要变成仙人而去。
吹笛知何去,遗音空暮烟。
【注释】:知——知道。何去——何处去。吹笛——吹奏乐笛。遗音——指留下的音乐声。暮烟——傍晚的云雾。
【赏析】:第三句写景抒情,用笛声来象征君臣之间、兄弟之间亲密无间的友谊。末句写景抒情,以暮烟来比喻君臣之间、兄弟之间的情谊已消失殆尽。
君臣双绝峡,兄弟两飞泉。
【注释】:双绝——两个都极好。
【赏析】:第四句写景抒情,写峡谷中的山山水水都显得那么秀美壮观。第五句写景抒情,以泉水飞溅的景象来比喻兄弟二人的离别之情。
终古馀汤沐,禺阳苍翠边。
【注释】:汤沐——古代帝王或诸侯所筑的宫室周围的池塘,泛指宫池。禺阳——地名,位于今湖南永兴县境,这里指代韶关。
【赏析】:最后两句写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百姓疾苦的同情。整首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百姓疾苦的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