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方秋未凉,萧爽喜禅房。
僧作琴高弟,花为客故乡。
无生非老病,有道在清狂。
为作皋鱼操,凄然风木伤。
【注释】
柬詹丈:指诗人写给詹丈的诗歌。柬:书信。
萧爽:清凉宁静,这里指秋天。
禅房:僧人的住所,借指隐居处所。
琴高弟:传说东汉时有位叫琴高的隐士,以鼓琴弹歌为业,故称其弟子为“琴高弟”。
故乡:指家乡。
无生非老病:意谓人没有生来就是老病的。
有道在清狂:意谓有学问的人往往喜欢放纵自己。
皋鱼操:即《孝经》中的《皋陶谟》,是孔子所作,内容为虞舜对大禹的告诫之言。
【赏析】
此诗作于作者晚年退居后山时期。当时作者已届晚年,但心情依然不老,他自认为一生虽多忧患,但从未有过老病死之虑,因此,他在这首诗里表达了自己的这种心态。
起句“炎方秋未凉”,写诗人身处南方炎热的地方,却仍然觉得秋天还没到。这一句中,“未”字用得十分巧妙,它既表现了时间的推移,又表现了季节的变化。
颔联“萧爽喜禅房”两句写自己的居住环境。“僧作琴高弟,花为客故乡。”在这里,诗人以禅宗的“禅房”比喻自己的隐居之所;而“琴高弟”则暗指自己的友人。“客故乡”则表明诗人虽然远离家乡,但心中仍念念不忘。
颈联“无生非老病”两句,诗人进一步抒发了自己的心态——他认为人没有生来就是老病的。“有道在清狂”一句更进一层,诗人表示自己虽清狂不羁,但胸有经纶,是有学问的。
尾联“为作皋鱼操,凄然风木伤”两句,则是写诗人因思念家乡而伤心落泪的情景。“皋鱼操”典出《孝经·孝治章》。孔子曾对子夏说:“昔者舜有储、贰、放之事……夫‘乐天知命,故无忧惧;德优者位尊,功大者名尊’,圣人之训也。”意思是说,舜帝之所以能成功,是由于他能顺应天命,懂得命运。后来,人们常用“皋鱼泣血”来形容哀痛欲绝的样子,或指为父母而悲哀痛哭。这里,诗人以“皋鱼操”自比,表明自己是因为忧伤而哭泣的。最后,“风木”典出《诗·国风·王风·定之方中》:“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意思是说,树木本来想平静下来,可是狂风却不停歇;儿子原本想奉养父亲,可是父亲已经不在了。这句诗是诗人感伤自己年老多病,而父母却已经去世,无法再奉养他们了。
此诗语言简练,含蓄蕴藉,寓意深刻。全诗一气呵成,毫无矫揉造作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