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作潇潇雨,先之落叶声。
似闻天上雁,嘹呖满江城。
迟暮人何在,悲凉事不成。
匆匆忧用老,有负是生平。

癸酉秋怀

欲作潇潇雨,先之落叶声。

似闻天上雁,嘹呖满江城。

迟暮人何在,悲凉事不成。

匆匆忧用老,有负是生平。

注释:

  1. 癸酉年,即元和九年(814)的秋天。
  2. 潇潇雨,指秋雨纷纷落下。
  3. 落叶声,指树叶在风中飘落的声音。
  4. 天上雁,指大雁南飞,暗示秋天的到来。
  5. 嘹呖,形容大雁叫声清脆悦耳。
  6. 江城,指长江沿岸的城市,这里可能指的是诗人所在的城市。
  7. 迟暮人,指年老体衰的人,这里可能指的是诗人自己。
  8. 悲凉事,指生活中让人感到悲伤的事情。
  9. 匆匆,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10. 忧用老,指担心自己年老体衰。
  11. 有负,意为对不起,辜负。

赏析:
这首诗以“癸酉秋怀”为题,表达了诗人在秋天时节的思乡之情、孤独之感以及对人生无常、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句“欲作潇潇雨”,描绘了一幅秋雨潇潇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接着,“先之落叶声”,则是通过秋风吹动落叶的声音,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萧瑟。这里的“落叶声”不仅指自然界的变化,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接下来的诗句“似闻天上雁,嘹呖满江城”,则转向了对大雁南飞的观察。大雁南飞,往往代表着秋天的到来,而诗人似乎听到了它们清脆悦耳的叫声,这让他想起了远方的家人和朋友。然而,这种思念之情并没有得到满足,反而更加深了他的孤独与无助。

第三句“迟暮人何在”,诗人直接抒发了自己的感叹。他感叹自己已经步入了人生的迟暮阶段,而那些年轻力壮的人却早已离去,无法与之共度时光。这种对比更加突出了他的孤独感和无奈之情。

最后两句“悲凉事不成,匆匆忧用老”,则是诗人对自己未来的一种担忧。他害怕自己在晚年时无法完成那些美好的梦想和心愿,而这种担忧又源于他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深刻认识。

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通过对秋雨、落叶、大雁等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对自己孤独、无奈、忧患等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内心世界和对人生的独特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