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声无断续,一一入愁心。
寒绝因长夜,春多是积阴。
白头偏累重,黄口更情深。
乞食终何补,言辞拙至今。
苦雨作
雨声无断续,一一入愁心。
寒绝因长夜,春多是积阴。
白头偏累重,黄口更情深。
乞食终何补,言辞拙至今。
译文:
雨声持续不停,每一滴都深深刺进我的忧愁心中。寒冷彻骨是因为漫长的夜晚,春天的阴霾却更多。白发让人感到生活的重量,而年幼的孩子则更加懂得人情世故。乞讨食物来谋生,但始终无法弥补自己的不足,我至今仍然言辞笨拙。
注释:
- 雨声无断续:连续不断的声音。
- 一一入愁心:每一点都深深地触动了诗人的愁绪。
- 寒绝:形容天气极冷,没有一丝暖意。
- 长夜:指漫长的夜晚,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寂寞。
- 春多是积阴:春天的阴霾很多,暗指生活的艰难与不如意。
- 白头偏累重:头发变白后,责任和压力变得更加沉重。
- 黄口更情深:孩子对世界充满好奇,但同时也需要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 乞食终何补:乞讨的食物无法填补内心的空缺。
- 言辞拙至今:说话能力很差,一直没有进步。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连绵不断的雨声,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忧伤和孤独。首句“雨声无断续”,直接点明主题,营造出一种凄迷的氛围。接着,诗人用“一一入愁心”来形容雨水的连绵不断地进入自己的内心,引发无尽的愁思。第二句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情绪,通过对比“寒绝”和“长夜”,传达出一种深深的孤寂感。
在第三句中,“春多是积阴”不仅描述了春日的阴沉天气,也隐喻了诗人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第四句中的“白头偏累重”和“黄口更情深”则分别描绘了老人和孩子的无助,以及他们对生活的深切感受,增强了整首诗的情感深度。
最后一句“乞食终何补,言辞拙至今”则是诗人对于自身困境的无奈和自省,反映了他对自身能力的失望和对自己处境的深刻认知。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挣扎,以及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