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枕已多时,春光总未知。
儿欢梅结子,女喜柳垂丝。
杖好扶须力,冠轻戴莫移。
郊行殊未可,两失野人期。
”`
病起作 伏枕已多时,春光总未知。
儿欢梅结子,女喜柳垂丝。
杖好扶须力,冠轻戴莫移。
郊行殊未可,两失野人期。
注释:
- 伏枕已多时:躺在床上已经很多天了。
- 春光总未知:对春天的美景仍然一无所知。
- 儿欢梅结子:孩子们因为梅花盛开而高兴,甚至开始期待结出梅子。
- 女喜柳垂丝:女子们因为柳树新长出嫩芽而感到喜悦。
- 杖好扶须力:需要拄着拐杖才能行走,表示身体虚弱。
- 冠轻戴莫移:帽子轻松地戴在头上,不用费力移动。
- 郊行殊未可:去郊外散步的计划暂时无法实现。
- 两失野人期:错过了与老友的约定,未能一起去郊游。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病后创作的自述诗篇。首句“病起已多时”点明了诗人因病卧床已久,暗示了身体的虚弱。次句“春光总未知”表达了诗人对春日美景的渴望和期待,但目前仍处在病床之上,看不到春天的全貌。接下来四句分别从儿童、女性、自身以及外出计划的角度,展现了诗人因疾病而带来的不同体验和感受。最后两句则反映了诗人因身体原因而错过与友人郊游的机会。整体而言,这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的抒情之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因病后的心境变化以及对自然和友情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