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近清明候,寒深积雨中。
已迟芳草绿,更滞木棉红。
水潦农人苦,豚蹄野庙同。
纷纷啼布谷,尚觉稻田空。
诗句释义
1 渐近清明候,寒深积雨中:逐渐逼近清明时节,天气寒冷且有连绵的雨水。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通常在阳历4月5日前后,此时天气转暖,草木复苏,但此时诗人所在的地区仍然寒冷且多雨。
- 已迟芳草绿,更滞木棉红:已经错过了春草变绿的时候,连木棉花都开得迟了。芳草指春草,木棉红指木棉花。
- 水潦农人苦,豚蹄野庙同:水潦指洪水,农人因洪水受苦;豚蹄指猪蹄,野庙指荒废的神庙。
- 纷纷啼布谷,尚觉稻田空:布谷鸟叫声此起彼伏,但稻田因为缺乏收获而空旷。
译文
春天临近,我来到这个乡村。
虽然已经过了清明,气候依然寒冷,
大雨滂沱下个不停。
错过了春草变绿的时间,甚至连盛开的木棉花也来得晚了。
农田里农民受洪水之苦,
野庙荒凉破败。
布谷鸟在田间哀鸣,
但田野里却空空如也,
似乎连稻谷都没有收割。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暮春时节的乡村景象。诗中的“暮春”指的是春季接近尾声的时候,此时万物开始复苏,但诗人所处的地方却因为连日的大雨和持续的低温而显得格外萧条。他看到的景象是:春草还未来得及变绿,木棉花却已经开得迟了,而且农田里的农民因为洪水而生活困苦,野庙也因为无人照看而荒凉不堪。然而,尽管如此,布谷鸟的叫声却始终没有停息,它们在田间哀鸣,仿佛在诉说着生活的艰辛和无奈。最后一句“稻田空”,则更加突出了诗人对于这个乡村的深深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