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苍二三里,烟火雨中村。
鸡犬不知处,桑麻无与言。
翻嫌山气湿,未厌水声喧。
花向牛羊落,泥香接一园。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暮春村行》 。
下面是诗句的逐句释义:
- “苍苍二三里,烟火雨中村。” —— 形容村庄周围的景象,天空中烟雾缭绕,雨水滋润着大地,给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感觉。
- “鸡犬不知处,桑麻无与言。” —— 描述在雨中行走时,周围的声音都被雨声淹没,以至于连鸡鸣狗吠都变得模糊不清,甚至连桑树和麻草都显得沉默不语。
- “翻嫌山气湿,未厌水声喧。” —— 虽然山雾使得空气湿润,但同时河水的轰鸣声也让我感到厌烦。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复杂感受:有时喜欢它,有时又觉得它讨厌。
- “花向牛羊落,泥香接一园。” —— 描述了春天的气息从田野中散发出来,花香四溢,泥土的味道也弥漫在整个村庄中,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
以下是译文:
- 暮春时节的村庄,距离只有两三里地,烟雾笼罩着整个村落。
- 鸡和狗的声音被雨声掩盖,无法听见,只有桑树和麻草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春天的故事。
- 我反而觉得山间云雾带来的湿润感令人讨厌,但又不愿拒绝河水的喧嚣声。
- 春天的气息从田野中飘散出来,花香与泥土的味道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温暖而舒适的氛围。
赏析:
这首诗以“暮春”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的乡村景象。诗中的“烟火雨中村”形象生动地点出了时间、地点以及天气状况,为读者营造出一个静谧而神秘的氛围。接下来,诗人通过“鸡犬不知处,桑麻无与言”两句,巧妙地运用反问和比喻的手法,将自然景色与人物活动巧妙结合,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
诗人在欣赏这份宁静的同时,也难免产生一丝烦躁。他对于山间的湿气表示出厌恶之情,却又对河水的喧哗声感到无法忍受。这种矛盾的情感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纠结和挣扎,既有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也有对现实的不满和厌倦。
“花向牛羊落,泥香接一园”两句,则将视线引向了田野和花朵。春天的气息在这片土地上弥漫开来,花香与泥土的味道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韵味。这不仅是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也寄托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