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涨平桥断,微茫春渚西。
不知一片雨,添得几长溪。
渔艇渡头冷,白鸥人外低。
因看木棉树,村落未曾迷。

暮春村行

水涨平桥断,微茫春渚西。

不知一片雨,添得几长溪。

渔艇渡头冷,白鸥人外低。

因看木棉树,村落未曾迷。

注释:

暮春:指暮春时节,即晚春时节。

水涨平桥断:水位升高,平桥被水淹没而断裂。

微茫:模糊不清的样子。

不知一片雨:不知道什么时候下了一场大雨。

添得:使得、使…增加。

几:表疑问。

长溪:长长的小溪。

渔艇:渔船。

渡头:渡口。

冷:凄凉、萧条。

白鸥:白色羽毛的野鸭。

人外低:在人之外低飞。

因:于是。

木棉树:一种落叶大乔木,叶子椭圆形,花红色。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暮春时节在乡村中的所见所感。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田园风光画面。

首句“水涨平桥断”,以平桥被水淹没而断裂为引子,形象地展现了暮春时节雨水充沛的景象。诗人通过这一景象,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这种对自然的感悟,也体现了诗人们对生命的珍视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第二句“微茫春渚西”,诗人继续描绘了暮春时节的自然景色。这里的“微茫”一词,形容春渚上的水汽弥漫、模糊不清的样子,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而“春渚”则指的是春天的小河或湖泊。诗人通过对这一景象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世界。

接下来两句“不知一片雨,添得几长溪”则是对诗人所见所感的具体描写。这里的“一片雨”指的是一场大暴雨,而“添得”则表示这场暴雨使得小溪变得漫长起来。这样的描写不仅表现了雨势之大,也暗示了这场雨给村庄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接下来的几句“渔艇渡头冷,白鸥人外低”则是对渔夫和白鸥的描绘。这里用“冷”和“低”来形容渔夫和白鸥的状态,表现出了它们在雨中艰难前行的情景。同时,“人外”则表示这些生物在人的外部活动空间,进一步强调了雨中的孤寂与无助。

最后两句“因看木棉树,村落未曾迷”则是诗人的总结与感慨。这里的“木棉树”指的是一种常绿树种,象征着生机与希望。诗人通过观察木棉树的生长状态,得出了“村落未曾迷”的结论,表达了他对家乡的美好回忆以及对未来的期许。

这首诗通过对暮春时节的乡村景色进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感悟以及对家乡的深情怀念。它以生动的画面和丰富的情感,表达了诗人们对生命、自然和家国的热爱与敬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