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出吴淞烟水遥,黄门怀石此塘桥。
三闾日月光相映,一剑乾坤恨未消。
泖口莼鲈淹过客,云间风雅忆先朝。
惭予后死空词赋,惯向江南放大招。

【注】泖口:今江苏苏州市吴江区境内。黄门:唐代称翰林院为“黄门省”。唐玄宗时,因翰林学士官属多是皇族子弟,故称为“黄门”,后泛指翰林院。陈卧子:陈子龙。卧子是陈的字,卧子即子龙。陈卧子(1604—1672),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字介之,号铁君,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区)人。明思宗崇祯进士,南明弘光朝中书舍人,清兵入关,南都陷落,他变卖家产,组织抗清义军。后被捕牺牲。

【赏析】

此诗作于清顺治二年(1645)春天,诗人与友人游历吴淞江口,登跨塘桥吊怀古,抒发感慨。首联写登临所见:船从吴淞江口出航,远望烟波浩渺,水天一色,黄门石桥在烟雾弥漫的水气笼罩下若隐若现。颔联点明登临目的:凭吊屈原,怀念先贤,感慨怀才不遇。颈联写怀古之情:莼菜鲈鱼,是江南佳肴美味;云间风雅,是江南文化特色。尾联抒发感伤之情:愧对生灵涂炭,无力回天,空有词章,却无法施展抱负。全诗意境高远,感慨深沉,风格雄浑沉郁。

【注释】

泖口:今江苏吴江区境。跨塘桥:横跨吴江和浙江嘉兴两县交界处。黄门:唐代称翰林院为黄门省;唐玄宗时,因翰林学士官属多为皇族子弟,故称翰林院为“黄门”;后亦称翰林学士为“黄门”。陈卧子:陈子龙。卧子是其号。

【译文】

船只驶出吴淞江口,烟雾弥漫,水天相接一片苍茫。

黄门石桥在烟雾中若隐若现,我怀揣石头来到此地。

楚国三闾大夫屈原的忠贞爱国精神,光照日月;

剑客怀恨不已,心中痛苦如刀割未消。

吴江莼菜鲈鱼,让过客们流连忘返,

云间山水风光秀美,令人怀念先朝旧事。

惭愧啊,我对国家无力回天,空有一腔壮志,

却只能写下词章,却无法施展抱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