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川南上更登舻,滩尽高台见郁孤。
秋气惊来江上早,雪花吹到岭头无。
天留一剑知何意,人在三门尚有徒。
不嫁长沙仙女好,金精高卧亦良图。

螺川南上更登舻,滩尽高台见郁孤。秋气惊来江上早,雪花吹到岭头无。天留一剑知何意,人在三门尚有徒。不嫁长沙仙女好,金精高卧亦良图。}

诗的逐句释义:

  • “螺川南上更登舻”:指的是诗人从螺川向南继续前行,登上了船只。这里描绘了一幅行船途中的生动场景,通过“更登舻”表达了诗人不断向前的决心和勇气。

  • “滩尽高台见郁孤”:在经过一段艰难的航行后,诗人终于来到了一个高台,远处的郁孤山(今广东连山)清晰可见。这里的“滩尽”意味着水路已经畅通无阻,而“高台见郁孤”则展现了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诗人的心情也随之愉悦起来。

  • “秋气惊来江上早”:秋天的气息让人感到有些寒意,江面上的风也显得格外急促,给人一种秋天到来的紧迫感。这里的“秋气”、“惊来”、“江上早”都传达出了诗人对季节变化的敏感和感受。

  • “雪花吹到岭头无”:虽然秋天的天气带来了一些凉意,但并没有下雪。这一句与前文形成鲜明的对比,既突出了诗人对秋天的感受,又表达了对冬日景色的期待。

诗的翻译:

宁都魏叔子季子隐金精山诗以寄之
螺川南上更登舻,
滩尽高台见郁孤。
秋气惊来江上早,
雪花吹到岭头无。
天留一剑知何意,
人在三门尚有徒。
不嫁长沙仙女好,
金精高卧亦良图。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和追求。他选择在金精山上隐居,可能是因为那里的风景优美,环境清幽,能够让他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宁静和放松。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它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是研究明清时期文人生活和思想的重要文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