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风九月未生凉,渐近炎天岂有霜。
已见鹧鸪来大庾,更闻鸿雁自衡阳。
滩愁惶恐当前路,山恨零丁是故乡。
北塞频归南塞上,只应雄剑识肝肠。
南风九月未生凉,渐近炎天岂有霜。
已见鹧鸪来大庾,更闻鸿雁自衡阳。
滩愁惶恐当前路,山恨零丁是故乡。
北塞频归南塞上,祗应雄剑识肝肠。
万安县道中
南风九月未生凉,渐近炎天岂有霜。
已见鹧鸪来大庾,更闻鸿雁自衡阳。
滩愁惶恐当前路,山恨零丁是故乡。
北塞频归南塞上,只应雄剑识肝肠。
注释与解析:
- “南风九月未生凉”
- 诗意解释:在九月的南风中,天气尚未转凉,说明时序已经进入了深秋,但气候依然温暖。
- 背景思考:这反映了诗人对秋天到来的预感,同时也表现了他观察自然变化的独特视角。
- “渐近炎天岂有霜”
- 诗意解释:随着时间的推移,炎热的夏天即将来临,似乎很难想象还会有霜降的迹象。
- 情感表达:这里蕴含着诗人对季节变迁的敏感和对即将过去的夏日的留恋。
- “已见鹧鸪来大庾”
- 诗意解释:已经可以看到鹧鸪飞来大庾这个地方。这里的“鹧鸪”通常指的是一种候鸟,其出现往往预示着迁徙季节的到来。
- 象征意义:鹧鸪的出现暗示了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变化,也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生态的深刻观察。
- “更闻鸿雁自衡阳”
- 诗意解释:听到远处传来鸿雁的声音,它们正从衡阳飞回。雁声通常与秋天联系在一起,而衡阳则是古代的一个地名。
- 文化内涵:雁南飞是古人常用于表达思乡和季节转换的意象,这里的描写不仅增添了画面感,也强化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 “滩愁惶恐当前路”
- 诗意解释:面对前方的路,心中充满了忧虑和不安。这里的“滩”可能是指河流中的浅滩,诗人行走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到不安。
- 情感体现:反映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心境波动,以及他对未知旅程的恐惧和紧张。
- “山恨零丁是故乡”
- 诗意解释:站在山巅上,诗人不禁生出对故乡的无限思念。这种情感的表达,既展现了诗人的孤独感,也体现了他与故乡深厚的情感联系。
- 情感深度:这表达了一种普遍的人类经验,即无论走到哪里,内心深处总有一方净土属于故乡。
- “北塞频归南塞上,只应雄剑识肝肠”
- 诗意解释:频繁地往返于北方和南方之间,只有那把雄壮的剑才能理解我的肝肠。这里的“北塞”和“南塞”可能是指不同的地理区域,诗人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了自己对两地的忠诚和情感纠葛。
- 象征意义:雄剑象征着勇气和力量,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对忠诚的坚持。
赏析与反思: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和对人物情感的深入挖掘,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和对家乡、自然的深厚感情。从整体上看,诗歌采用了简洁而有力的语言,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丰富的情感表达,传达了一种超越时间和空间的情感共鸣。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述,更是一次对人类情感深度的探索和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