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楚烟波共溯洄,三年免上望夫台。
市门不独居梅福,堂下依然戏老莱。
荔子复承丹口笑,扶桑重为玉颜开。
三雏娇小随行役,解作吴音劝酒杯。

【译文】

吴楚两地烟波共溯洄,三年不登望夫台。

市门虽非独居梅福,堂下仍能戏老莱。

荔枝子再次承口笑,扶桑重为玉颜开。

三雏娇小随行役,解作吴音劝酒杯。

【注释】

度岭:渡岭,越过山岭。闺人:女子的雅号。

溯洄:逆流而上。

梅福:汉代隐士,因避汉文帝刘恒名讳称“梅福”。

荔(lì):荔枝,果类。

复:又、再。

扶桑:《列子·周穆王篇》载,黄帝时乘八骏西游,经天庭见西神长广之野,有树名曰“天帝之树”,结出三珠,一颗是明月珠,两颗是夜明珠。后遂以“扶桑”代指东方,也用“扶桑”指神话中的日神,即太阳。

玉颜:美女之面,亦用以借指美女。

三雏:指三只鸟。

娇小:娇嫩而小巧。

行役:行旅,远行或旅行。

吴音:吴地方言,指吴地话。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渡过岭南送别一位女子时所作,表达了作者对女子的深情厚意。

第一句“吴楚烟波共溯洄”描写了诗人和女子分别时的场景,两人共同度过烟波浩渺的江南水乡,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这里的“烟波”既描绘了江南水乡的水色之美,也暗示了离别之痛。

第二句“三年免上望夫台”则表达了女子离别之情。这句诗中的“望夫台”是一个典故,出自《庄子·逍遥游》。据说,古代有一位女子丈夫远征,女子便登上望夫台眺望丈夫归来。然而,丈夫始终没有回来,女子便悲痛欲绝。这里,诗人巧妙地将这个典故融入到诗句中,表达了女子因为离别而感到的痛苦和绝望。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女子深切的同情和关怀。

第三句“市门不独居梅福,堂下依然戏老莱”则是对女子坚韧不拔、乐观向上性格的赞美。这句话中的“市门”指的是女子居住的地方,而“梅福”和“老莱”分别是汉代的两位隐士。梅福曾因避汉武帝刘彻名讳称梅福而得名,而老莱子则是春秋时代楚国隐者,因善弹琴唱歌,被尊为“老莱子”。这里,诗人通过对比这两位隐士的生活态度,来赞美女子面对离别时的坚强和乐观。

第四句“荔子复承丹口笑,扶桑重为玉颜开”则描绘了女子的美丽与魅力。这句诗中的“荔子”指的是荔枝,而“丹口”则是指女子口中的痣。这里,诗人巧妙地将荔枝比喻为女子口中的痣,既形象生动又富有诗意。同时,“扶桑重为玉颜开”也暗示了女子的美丽如同太阳一样灿烂夺目。

最后一联“三雏娇小随行役,解作吴音劝酒杯”则是对女子才情的赞美。这里的“三雏”指的是三只小鸟,而“吴音”则是吴地方言的意思。这句诗中的“三雏娇小随行役”描述了女子在旅途中陪伴诗人的情景,同时也体现了女子的聪明才智和敏捷身手。而“解作吴音劝酒杯”则表明女子不仅外貌美丽、心灵手巧,而且还能言善辞、善于交际。

这首诗通过描绘女子与诗人的美好回忆和别离之情,表达了作者对女子的深深眷恋和祝福。同时,诗人也通过对女子性格、才情等方面的赞美,展现了对女子的敬仰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