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双抱子度梅关,三妇空将二妇还。
大别魂来秋月下,秦淮骨在暮云间。
儿孤自逐黄泉母,人老难当白玉鬟。
到日高堂应涕泪,好持鱼鲙更承颜。
诗句解析与译文#### 第1句:
注释: 度岭,指跨越山岭。
译文: 双双抱子越过梅关,三对妇人只有一对被送走。
赏析: 此句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离别场景,通过“双”和“三”的对比,突显出其中一对夫妇的特殊身份——他们是为了生育而被迫分离的。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妇女角色和地位的认知。
第2句:
注释: 大别魂,指别离的魂魄或思念之情。
译文: 大别魂来到秋天月光下,秦淮骨仍在暮云间。
赏析: “大别魂”形象地表达了夫妻之间的深情厚意和不舍。这里的“秋月”和“暮云”都是象征性的元素,既营造了一种凄凉的氛围,又突出了诗人的情感深度。
第3句:
注释: 儿孤自逐黄泉母,人老难当白玉鬟。
译文: 儿子独自追随黄泉母亲,人们年老难以承受白玉般的发鬟。
赏析: 这两句诗通过对比,进一步强化了别离的悲凉和无奈。儿子的“孤”与母亲的“黄泉”,以及人们面对衰老的无力感,都体现了古诗中常见的生死、衰老的主题。
第4句:
注释: 到日高堂应涕泪,好持鱼鲙更承颜。
译文: 到了天明时,高堂上应是泪流满面,希望你手持鱼肉更加孝顺父母。
赏析: 最后一句展现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牵挂和期望。这里的“泪流满面”和“承颜”都是表达亲情深厚和期盼团聚的强烈情感。
结语
这首诗通过对特定场景和人物的刻画,展现了古诗中常见的离别、思念和生死主题。语言简练却感情丰富,通过具体的描写传达了深刻的情感,是一首富有感染力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