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华旧是刘王苑,咫尺鹅潭见海天。
蝴蝶茧从仙岳至,菩提纱向帝京传。
光流故国馀明月,魂傍孤城作暮烟。
春草似含南汉恨,依依随客到花田。
【注释】
过华林寺作:经过华林寺所作的诗。芳华旧是刘王苑,咫尺鹅潭见海天。蝴蝶茧从仙岳至,菩提纱向帝京传。光流故国馀明月,魂傍孤城作暮烟。春草似含南汉恨、依依随客到花田。
刘王:指刘宋文帝刘义隆的别墅“刘园”,在今湖北武汉武昌东。华林寺:位于今武汉市武昌区。刘义隆曾于公元427年(元嘉二十年)在此建避暑宫,即后改名为华林寺。刘王苑:指刘园。芳华:青春,美好的时光。刘王苑:刘园。
咫尺:形容距离很近。鹅潭:即鹦鹉洲,在今湖北鄂州西南长江中。海天:天空与大海,形容极远的距离。
仙人:这里指佛教中的菩萨或高僧。蝶茧:佛家语,比喻修行者。仙岳:指佛教中的阿弥陀佛。
帝京:指京城。帝京传:佛教经文由帝都传入民间。
明月:指月亮。故国:故乡。余:剩下。
魂傍:指魂魄相依。孤城:指京城。暮烟:傍晚的云气。
南汉:即南唐,刘宋文帝时,刘义隆封其王孙为南楚王,后来称南汉。
依依:形容依恋不舍的样子。花田:原指花园,这里泛指园林。
赏析:
此诗是诗人经过华林寺时所创作的,表达了诗人对刘宋文帝的怀念之情和对江南风景的喜爱之意。
首联“芳华旧是刘王苑,咫尺鹅潭见海天。”诗人通过描绘刘王苑的美丽景色,表达了对刘宋文帝的怀念之情。他回忆过去在刘王苑度过的美好时光,感叹时光荏苒,物是人非。
颔联“蝴蝶茧从仙岳至,菩提纱向帝京传。”诗人以蝴蝶茧和菩提纱为喻,表达了自己对佛法的信仰和追求。他认为佛法如同蝴蝶茧,需要经历重重磨难才能成蝶;而佛法如同菩提纱,需要经过层层筛选才能传递到人间。这种信仰让他感到充实和安心。
颈联“光流故国馀明月,魂傍孤城作暮烟。”诗人用明亮的月光和朦胧的暮烟来描绘故乡的景象,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他认为故乡的明月如同他的信仰一样明亮,而他的灵魂却像黄昏的烟雾一样飘荡在京城之间。
尾联“春草似含南汉恨,依依随客到花田。”诗人用春草和花朵来象征自己的生命和情感。他认为春天的草地上充满了南唐灭亡的哀愁,而花朵则像他一样随风摇曳,跟随着他来到美丽的花田。这种情感表达得既深沉又细腻,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痛苦。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刘王苑、华林寺等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刘宋文帝的怀念之情以及他对佛法的信仰和追求。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痛苦,让人感受到他生命的无常和人生的无常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