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方知学易高,神仙不复说卢敖。
天开日月为文字,人在云霄是羽毛。
太华寒泉双玉井,炎方硕果一蒲桃。
蕲阳象旨知君得,白首无辞搦管劳。

【译文】

五十岁方知学易高深,神仙也不再说卢敖。

天开日月为文字,人在云霄是羽毛。

太华寒泉双玉井,炎方硕果一蒲桃。

蕲阳象旨知君得,白首无辞搦管劳。

【注释】

  1. 柬徐君:向徐君致意。柬,通“赠”。
  2. 五十方知学易高:五十岁才懂得学习《周易》的深奥之处。易,指《周易》。
  3. 神仙不复说卢敖:不再像卢敖(战国时楚国人,好修道求仙)一样追求长生不老。
  4. 天开日月为文字,人在云霄是羽毛:天地开辟之时,日月成为文字,而人类则如在云端飘浮的羽毛。
  5. 太华寒泉双玉井:太华山(今陕西华山)上清凉甘甜的泉水,犹如双玉井。
  6. 炎方硕果一蒲桃:南方炎热之地,结出一串串甜美的石榴果实。
  7. 蕲阳象旨知君得:蕲春县有象征君子的美德,你已领悟其中。
  8. 白首无辞搦管劳:年老力衰,挥笔书写,不觉手发酸,但心仍如少年时那般执着。

【赏析】
这是一首赠诗,表达了对友人的赞美与祝愿,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全诗以诗意浓郁的语言描绘了自然界的美,同时通过比喻和象征,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自己人生态度的坚持。

首句“五十方知学易高”,诗人自谦地说自己五十岁时才开始真正懂得《周易》的深奥,这种谦虚的态度体现了他对学问的尊重和敬畏之心。这也是一种生活态度,即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心态。

接下来两句“神仙不复说卢敖”,诗人用卢敖(战国时好修道求仙的人物)的故事来比喻自己已经超越了追求神仙的境界,不再像他那样追求长生不老。这里的“不复”表示不再,强调了一种超越和自我觉醒的状态。

“天开日月为文字,人在云霄是羽毛”,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情怀。天地开辟之时,日月成为了文字,而人类则如在云端飘浮的羽毛一般自由自在。这里的“人”与“羽毛”形成对比,寓意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自由的向往。

“太华寒泉双玉井”,诗人以太华山清凉甘甜的泉水比喻双玉井,展现了大自然的清新与纯净。这种描写不仅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炎方硕果一蒲桃”,诗人以南方炎热之地的硕果——一串串甜美的石榴果实来比喻友情的美好。这里既表达了对友情的赞美,也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经历丰富多元的理解。

最后两句“蕲阳象旨知君得,白首无辞搦管劳”,诗人用“象旨”来指代贤德之人的德行,表达对友人品德的认可和赞扬。同时,“白首无辞搦管劳”则表达了诗人虽然年老力衰,但仍然坚持不懈地书写和学习,体现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生活的热爱。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生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知识、友情和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