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报罗浮四百君,君归重挹翠氤氲。
金精不嫁长被发,玉树无亲但抱云。
象数早从仙易得,文章应使世儒闻。
芙蓉砂好皆尘垢,丹灶何劳吐紫芬。
【注释】:
郭清霞:《旧唐书》卷一七五《郭子仪传》,清澄之貌,故称“清”。
罗浮:即罗山,在今广东博罗县。
君归重挹翠氤氲:君归意指友人归隐山林,重挹指再三品味。
金精不嫁长被发:金精是道教传说中的神仙所食之草,不嫁指长生不老。
玉树无亲但抱云:喻指高洁自持的君子。
象数:指卦象、卦数。易:易经,古代哲学书籍。
芙蓉砂好皆尘垢:指诗人认为世间的繁华如芙蓉般美好却终将归于尘土。
丹灶何劳吐紫氛:指诗人认为隐居山林不需用丹药炼丹即可获得长寿。
【赏析】:
这是一首以诗代信给友人的诗作。诗中表达了对友人归隐山林生活的美好祝愿以及对其才华的赞赏之情,同时也透露出作者自己对名利的淡薄和对自然的热爱。
首联“已报罗浮四百君,君归重挹翠氤氲”,意为我已经告诉朋友他已经到达了罗浮山,你归来后会深深地感受到那里的自然气息。这句诗中的“重挹”形容对大自然的深深体会和珍惜。
颔联“金精不嫁长被发,玉树无亲但抱云”,意思是像金精那样长生不老的人,不需要婚姻就能享受自由的生活;高洁的君子,就像玉树一样,没有亲人陪伴,却能保持内心的纯洁。这里的“金精”和“玉树”都是比喻,用来赞美朋友的高洁品格。
颈联“象数早从仙易得,文章应使世儒闻”,意思是说,卦象和数字这种玄奥的东西,早在古代就已经被仙人掌握了;你的诗文应该让世人都感到惊叹,让他们知道你的才华。这里的“象数”指的是卦象和数字,而“文章”则是指诗歌。
尾联“芙蓉砂好皆尘垢,丹灶何劳吐紫芬”,意思是说,即使是美丽的芙蓉砂也难免被泥土覆盖,更何况其他的石头呢。这里用“芙蓉砂”来形容世间的繁华,而用“丹灶”来比喻隐居的生活。最后一句“何劳吐紫芬”则是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他认为隐居无需使用丹药就可以长寿。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归隐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高洁品质的热爱以及对名利的淡薄态度。同时,诗人也通过赞扬友人的才华,传达了对朋友的敬佩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