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惜京华谒选迟,吴门先去访人师。
乘闲更作神明宰,学道偏宜孝友姿。
纱帐高堂双寿母,羽林前代一孤儿。
相逢数问先公事,泪洒龙蛇失路时。

【注释】

  1. 吴门:指苏州。先人(祖父):刘基,字子房,是元朝末年的名臣、文学家,曾为明朝的开国功臣,被追封为文成侯。2. 乘闲:趁空闲时间。神明宰:指治理国家有方的好官。3. 学道:指研究道家学说。偏宜:特别适宜。孝友:孝顺友爱。4. 纱帐高堂双寿母:指高堂之上,有两幅寿联。5. 羽林:指皇宫中的侍卫军。前代一孤儿:指皇帝的儿子,年幼时曾寄养在宫中的孤儿院中。6. 龙蛇:这里指书信或消息。失路:迷路,比喻处境困难。7. 先公事:指刘基与朱元璋的往事。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刘明府的。诗中赞美了刘基的学问和品德,并表达了诗人对刘基的怀念之情。
    首句“不惜京华谒选迟,吴门先去访人师。”意思是说,为了不耽误京城的选调时间,刘基宁愿选择去吴门拜访他作为老师。这句诗赞美了刘基的学识和品行,他不仅学识渊博,而且品质高尚。
    第二句“乘闲更作神明宰,学道偏宜孝友姿。”意思是说,趁着空闲时间,他更是一位治理国家的好官,他的品德尤其适合孝敬父母、友爱兄弟。这句诗进一步赞美了刘基的品德和才能。
    第三句“纱帐高堂双寿母,羽林前代一孤儿。”意思是说,在高堂之上有两幅寿联,那是两位老人的祝福;而在皇宫之中,有一位曾经寄养的皇子,如今已是皇帝之子。这句诗描绘了刘基的家世背景以及自己的历史地位。
    第四句“相逢数问先公事,泪洒龙蛇失路时。”意思是说,每次与刘基重逢,都会询问他过去的公事,而当他遭遇困境时,也会为他流泪。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刘基的深厚情感。
    整首诗通过赞美刘基的学识、品德和历史地位,表达了诗人对其怀念之情。同时,诗中也展示了刘基的历史地位和影响力,以及诗人对他的敬仰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