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并琴床渐欲高,摩挲髻子爱蒲桃。
花篮香满鲜龙眼,绣袄寒生小凤毛。
大帻只须逢帝子,多金何必与儿曹。
葩经上口关雎熟,客至凭渠劝浊醪。

稚子

稚子(小儿子)

身并琴床渐欲高,摩挲髻子爱蒲桃。

花篮香满鲜龙眼,绣袄寒生小凤毛。

大帻只须逢帝子,多金何必与儿曹。

葩经上口关雎熟,客至凭渠劝浊醪。

注释:

  1. 稚子:小孩子。
  2. 身并琴床渐欲高:孩子身体靠近琴床,渐渐长得高了。
  3. 摩挲髻子爱蒲桃:用手指摩挲着小孩的发髻,喜爱蒲桃的味道。
  4. 花篮香满鲜龙眼:鲜花篮里充满了新鲜的龙眼。
  5. 绣袄寒生小凤毛:绣花的袄子因为寒冷而长出了细毛。
  6. 大帻只须逢帝子:大人只需要遇到皇帝的儿子就可以满足。
  7. 多金何必与儿曹:有很多金钱又何必和小孩子一起分享呢?
  8. 葩经上口关雎熟:诗《关雎》是一首经典的诗歌,孩子会背诵。
  9. 客至凭渠劝浊醪:客人来时,就让他端上一杯酒。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描写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以及他对待生活的态度。
    首句“身并琴床渐欲高”,描绘了孩子成长的速度,从婴儿到幼儿,再到少年,身体逐渐长大。次句“摩挲髻子爱蒲桃”,描述了孩子对食物的喜好,喜欢吃蒲桃,可能是因为味道甘甜可口。第三句“花篮香满鲜龙眼”,则是对孩子嗅觉的描述,他喜欢闻到花香。第四句“绣袄寒生小凤毛”,形容孩子的衣物随着年龄的增长变得更加保暖。第五句“大帻只须逢帝子”,表达了孩子对于权力地位的追求,只要有皇帝的子女在身边,就足以满足。第六句“多金何必与儿曹”,则表明孩子并不看重财富,更看重的是与亲人的相聚。最后一句“葩经上口关雎熟”,描绘了孩子对经典诗歌的熟悉程度,能够流利地背诵《关雎》。第九句“客至凭渠劝浊醪”,则是描绘了主人热情好客的场景,当客人来访时,他会端上一杯浊酒。整首诗通过孩子的成长过程,展现了他的纯真、善良和对生活的热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