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水似洞庭波,屈氏江边亦有沱。
楚国王孙三户少,骚人弟子二京多。
微词易托惟香草,白首难要是翠蛾。
知命不嫌归汉晚,同君饮酒莫蹉跎。
珠江水似洞庭波,屈氏江边亦有沱。
楚国王孙三户少,骚人弟子二京多。
微词易托惟香草,白首难要是翠蛾。
知命不嫌归汉晚,同君饮酒莫蹉跎。
注释:屈氏江边:屈原因流经这里,又称“湘江”。沱:小溪。三户:指屈原的三个儿子。骚人:指屈原,他的作品《离骚》是战国时期最杰出的长篇抒情诗。二京:指长安和东都洛阳。微词:比喻隐晦曲折的批评或劝诫的话。香草、翠蛾:比喻贤臣良士。《离骚》中说:“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香草比喻贤良之臣;《楚辞·九歌》中有一篇名叫《山鬼》,其中说:“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薛荔兮带女萝!”翠蛾比喻才貌出众的女子。知命:了解自己的命运。知命不嫌归汉晚:知道自己的命运不好,并不嫌弃归附汉朝。归汉:指投降。晚:晚于时事,暗指自己归附汉朝的时间比他人晚了。同君:和您一起。莫蹉跎:不要耽误时光,不要虚度光阴。
赏析:
这是一首赠答诗。诗人在长沙任上,与好友张桐君相见,并作此诗相赠。全诗表达了诗人不愿虚度年华而及时进取的思想感情。
首联写诗人对长沙风物的喜爱。“屈氏江边”即指湘江一带。湘江是屈原的家乡,诗人在此地自然倍感亲切。同时,屈原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的爱国精神也使诗人十分崇敬,因而对这一带的风物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诗人用“似”字来形容,既写出了珠江水和洞庭湖的水势相似,又写出了湘江水与长江水的相似,从而表现出诗人对长沙风物的热爱。“屈氏江边”中的“屈氏”,即指屈原,表明作者对屈原的敬仰。
颔联是说,楚国王孙虽然人数不多,但人才济济;骚人弟子却遍布全国各州县。这里的“屈氏”和“骚人”指的是屈原和屈原的弟子们,王孙是指贵族子弟,而“三户”则是指屈原的三个儿子,他们都是楚国的人才,而骚人弟子则是屈原的学生,他们的才华更是遍布全国。通过这样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屈原和楚国的深深怀念之情。
颈联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感慨。诗人用“微词”来表达自己对于隐逸生活的担忧,认为只有那些贤能之士才能够真正理解自己的处境。而对于那些只知道追求名利的人,是无法真正理解自己的苦衷的。诗人还用“白首”来形容自己的年龄,表示自己已经年老,但却仍然没有找到归宿之地。而对于那些能够真正理解自己的人,则希望能够和他们一起饮酒畅谈。这里的“微词”和“白首”都是诗人对屈原的赞美和敬仰之情的体现。
尾联是全诗的总结。诗人用“知命不嫌归汉晚”来表达自己的坚定信念。他认为,既然知道自己的命运不好,那么就应该勇敢地面对现实,不要嫌弃归附汉朝的时间比其他人晚了。这里的“知命”是指了解自己的命运,“归汉”是指投靠汉朝,也就是投降朝廷,“晚”则是指时间晚了一些的意思。诗人以这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于现实的不满和对于未来的坚定信念。最后,诗人用“同君饮酒莫蹉跎”来表达自己的劝诫之意。他认为既然和朋友在一起喝酒,那么就不应该浪费时光,应该珍惜相聚的时光,不要让时光白白流逝。
这首诗是一首赠答诗。诗人在长沙任上,与好友张桐君相见,并作此诗相赠。全诗表达了诗人不愿虚度年华而及时进取的思想感情。